屍體發現現場:不同地方的櫻花樹下。
目前發現的死者:10人,職業各不相同。
作案頻率:三個月一次。
作案手法:使用藥物讓死者陷入昏迷,將其在無意識情況下殺死,死者都未遭受性侵。
之後給死者換裝化妝,服裝不同但很符合甚至凸出死者本人的優點,最後將其埋在櫻花樹下。
受害者共同特徵:年齡18-25歲的女性,長相漂亮,在某方面取得優異成績。
犯罪嫌疑人側寫:22-30的青年男性,單身,職業自由,相貌較好,性格冷靜殘忍,熱愛與女性交往,但喜歡獨來獨往。
「我們認為兇手的目的不在於殺人。」姜興生指了指死者的照片,「他單純是個變態。」
兇手把死者當做藝術品來看待,讓她們以最完美的一面死去。
夏漁繼續看下去,上一個被發現的死者死於一個月前,如果期間沒有被發現的死者,那麼離兇手再次作案還有兩個月的時間。
姜興生把另一份資料翻開,指著上面的筆錄說:「第一起案件的受害人在生前曾報案說被跟蹤,當時警方揪出了她的前男友,雖然她的前男友表示自己就跟蹤了一天。不過警方和受害人都以為他是嘴硬,都以為事情告一段落,但幾天後她就失蹤了。」
除了第一起案件,後續案件就沒有再露出馬腳——這說明兇手在進步,並且做得越來越乾淨。
「也就是說,兇手在殺人之前一直在暗中觀察受害人?」夏漁現在也能總結出來了,「他是想觀察受害人是否值得被殺?或者觀察該什麼時候下手?」
「觀察受害人是否值得被殺……」姜興生抽了抽嘴角,「你這個角度挺清奇的。」
夏漁也不確定,但她有種直覺:「我是感覺他比較挑剔,就算選定了受害人也不一定下手,肯定要多方面觀察。」
「那就調查。」
傅松聲不知道什麼時候過來了,他仔細看了看他們做的犯罪側寫,按照兇手的性格,確實有可能做出這種事。三個月的時間,是挑選受害人的時間。
「姜哥,你去問派出所要最近的跟蹤案件。兇手做不到萬無一失,興許跟蹤觀察時有被受害人發現。」
姜興生苦著臉:「全部嗎?」
傅松聲:「不,範圍在這幾位受害者的附近。一旦他換了目標,一定是因為有更好的目標出現,他轉移了興趣。」
姜興生立馬去打電話了。
夏漁伸了個懶腰,揉了揉僵硬的肩膀。
見狀,傅松聲看了看時間,差不多到飯點了,反正卷宗一時半會兒傳不過來,他對隊員說:「走吧,去給我們的新人接風洗塵。」
傅松聲定的飯館就在市局附近,除了味道不錯,也這樣便於往來。
看到安排的陳寄書:「……我沒記錯的話,我們有半天的假期吧?」
夏漁疑惑:「是啊,怎麼了?我們晚上還去唱歌呢。」
陳寄書:「沒什麼。」
夏漁拿起放在抽屜里的手機,才發現ATM給她發了很多信息,還打了電話,問她怎麼不在家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