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下午再看。
夏漁去食堂吃飯,碰到了其他同事。
同事們紛紛關切她:「像這種不是仇殺又不圖財的連環案件最難偵破了。」
什麼都不圖就無法鎖定犯罪嫌疑人。
確實。像是第一個案子,很明顯就是仇殺,就是兇手的身份有點隱蔽。
「你們的壓力大了。」同事嘆氣,「現在網上議論紛紛。」
這起案件已經有十名死者遇害,屍體都是在公共場合被人發現,其中好幾位死者小有名氣——網上議論很正常。
夏漁拿出手機看。
「死亡櫻花案」的詞條下有幾十萬評論,這起案件比他們想像中的更受關注。
評論有好有壞,有善良的有惡毒的。
有心理陰暗的人覺得鐵定是死者做了什麼不乾淨的事情被報復,或者乾脆就認定死者們都不是好東西。
理所當然地被罵了。
也有分析長帖。
字太多,夏漁直接看開頭和最後。大概是覺得兇手受了情傷或者被女人拋棄,才想著要報復女性。
有評論提出異議:【可是聽說那些女性死的時候漂漂亮亮的。】
帖主回答:【又恨又愛,情深唄。】
很好,全是些捕風捉影的話。
根據傅隊的側寫,兇手心性不成熟,包括性心理的不成熟,他不會因為兩性關係就殺人,只可能是別的誘因。
吃到一半,傅松聲也來了。
夏漁往他後面看了看:「怎麼只有你一個?」
傅松聲打的飯菜不多,剛剛能夠吊著命。
他坐下來,說:「還在調查。」
陳寄書在調查江知春的行動軌跡,其他人則是調查死者的人際關係。
死者不是在家裡被帶走的,根據大家的推測,死者是主動跟著兇手走的——監控里拍不到兇手就算了,怎麼可能連死者都拍不到。只有可能是兇手帶她們避開了攝像頭。
能做到這一點,兇手和死者之間肯定是熟識的。不管是社交軟體還是線下,他們之間一定有接觸。
不僅如此,兇手如此熟悉攝像頭的位置,也跟蹤了死者這麼久,說明他在附近徘徊了很久,總會有人看到他的。
即使想不起來,也應該有印象。
「傅隊,我有個疑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