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先前大刀闊斧,此人經查後發現無作惡,也無貪污,反而是兢兢業業埋頭幹事之輩,在朝廷派遣的新任官員還未抵達時,齊暮安便將此人提拔起來,暫統領城中事務。
對方沒見過朝朝,因此朝朝領著人來辦事的時候,對方公事公辦,收了錢,造了冊,發紅契,自此落定。
第172章
安置
連日來擠在府衙後庭落腳的二百多口子人,日日吃著主家提供的飯食本就心中難安,這日天不亮,便聽統一安排他們的管事說,主子還要給他們派發襖衣,一個個再忍不住,驚疑不定的拉著管事舔著臉問。
「王管事,我等來榕樹時日已不短,主家只說叫我等好好養身子,活不干,日日卻茶飯不少,現下還給發冬衣,如此大恩大德,我等受之有愧,再這麼下去怕是要折壽啊!王管事,勞您同主家說說,好歹給大家派發點活計乾乾吧,不拘什麼活,我們都能幹。」
再白白吃著、閒著,他們心慌啊!
「對,對,王管事,您同主家說說,我們什麼活都能幹,真不能再白吃飯了。」
「管事,您給說說吧。」
聽著眼前這一聲聲的喊,望著一張張急切期盼的臉,王管事臉上露出欣慰笑容,暗道也不枉他家主子心善。
雙手一抬一壓,王管事朗聲道。
「諸位諸位,肅靜!我知諸位心切,正好的,眼下主家有吩咐,等會吃罷飯就排隊領冬衣,待到衣裳到手,請所有人到大門外排隊,主家新買了處土地急需開荒,若無異議,大家吃飽喝足,咱上車就走。」
一聽有活干,各個喜笑顏開,忙哎哎應聲,稍後吃飯都比以前得勁了,一個個還老實,領了新冬衣哭著笑著抱著,自動自發出門排隊上車。
出城顛簸,一路越走越荒蕪,有那熟悉榕城周近的,看著景色不由嘀咕,「這不對啊,看樣子,這不會是去上海村的吧?」
「我看像。」
「娘嘞,我們主家不會是上當受騙,買的地就是上海下海那塊吧?天爺,那可是鬧匪的!鬼都能打得死人!咱去了豈不是要命」
「娘,我怕。」
「阿婆,我,我們真要去嗎?」
一個起頭,一車鬧,整個人心惶惶不安起來,還是被小孫孫撲倒的老阿婆,瞪著她那唯剩的獨眼,怒喝一車。
「渾說什麼的,都給我老太婆閉嘴!」
霎時整車靜默,獨眼老太太這才往隨車護衛的隊伍一指,很是沒好氣。
「你們都胡咧咧什麼,我們一個個都是賤民一條,僥倖不死,都是得了侯爺與夫人心善的大恩,如若不然,就咱這樣的哪個主家要?
這世上為富不仁者多,且個個心黑著呢,也就是侯爺夫人心善,收容我們,好飯好衣的養著我們,去開個荒種個地而已,還派了這麼些將士護衛我們,你們還想怎樣?
且摸摸身上的衣,再摸摸自己個的良心吧,這樣的主家,天底下能有幾個?」
是呀,這天下能有幾個這樣的主家?
摸著自己身上厚實的冬衣,雖不合身,雖舊,料子卻好,還很暖和,(朝朝:當然,她必達淘來的二手好貨)一個個都愧從心起。
「奶奶的,阿婆罵的對,是我們腦子瓦特了,我們的主
家可是侯爺夫人,是平定金狗的玉面少將軍,金狗不比海匪可怕多了,老子怕個球,不就是去上海下海開荒種地們麼,老子幹了,老子好好種地,我還非得給侯爺夫人種出個良田千頃來!」
「對,咱的命不值錢,難得侯爺夫人看重善待,我也好好干。」
「還有我還有我。」
「阿婆我也種地。」
「好好好,我們都好好給主家種地,來年爭取大豐收。」,瞎眼阿婆抱著小孫孫笑的開懷。
邊上護送壓陣的軍士聽到內容,一改剛才憤慨,不由暗笑,心說他們夫人的好心可算沒白費,腦子裡甚至不由幻想起來年的豐收來。
「好了,到地方了,大家有序下車,不要急,不要擠。」
就在這種忐忑,激動,期待,幻想中,車子不知不覺停下,聽到前頭鳴鑼高喊,眾人才知這是到地方了。
大家老牽小,少扶老,有序下車。
緊跟著銅鑼又響,王管事爬上車轅,高高站立,敲著銅鑼,扯著嗓子又開喊。
「全部的人都給我聽好了,現在開始排隊,不分男女,五十以上老人成一隊,豎列站好;二十到四十成一隊,一樣豎列站好;十二到二十成一隊;十二以下成一隊。」
眾人自動自發,轉眼間站成四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