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2 / 2)

所以新官家會和仁宗皇帝一樣退讓嗎?

有這個疑問的不只汴京百姓,還有諸多朝中大臣。

新帝登基不一定會貫徹落實先帝的各種政策,先帝時大宋對遼國和西夏都是儘量不開戰,能用錢買太平就砸錢,砸錢也買不了太平的情況下才會不情不願的讓軍隊上。

西夏不老實,給了錢依舊年年犯邊,那邊大概率會繼續打。

遼國只是威脅要開戰,並沒有真正打進來過,他們要的是更多的銀錢絲絹,如果大宋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兩國完全可以延續自真宗澶淵之盟後的太平。

朝中主和主戰怎麽吵都不要緊,要緊的是官家的態度。

只要官家拿定主意,就算和朝中群臣的態度背道而馳也是官家說了算。

官家在干什麽?官家在給過幾日的皇宮大爆炸做最後的檢查。

皇宮在京城的最中央,周圍一圈住的都是皇親國戚,炸皇宮不能誤傷到周圍的房宅,所以最外層的宮牆得留到最後人力推倒,不能和裡面的宮室一起用炸藥和火炮轟炸。

塗牆的鉛汞丹砂有毒,那些塗料在牆上待了上百年,炸開之後不知道會不會更毒,還得引來河水防止毒氣擴散到外面。

幸好金水河穿皇宮而過,直接從金水河引水不算費事。

皇宮東南西北四座正門,東華門、宣德門、西華門、拱辰門外都有供八輛馬車同時通行的寬敞街道,四四方方正好方便引水阻隔毒氣。

廣備攻城作對處理爆炸很有經驗,道觀里的外丹派道士對處理炸爐也很有經驗,炸掉皇宮後的廢墟和煉丹炸爐的殘餘物有異曲同工之處,各大道觀都得派道士來出謀劃策。

京城的道觀非常積極的派出觀里最有本事的道士,絲毫不敢和以前一樣拿喬,他們先前不知道鉛汞硃砂有礙子嗣已是大罪,要是連怎麽阻隔毒氣都不知道,估計離朝廷滅道也不遠了。

以防萬一,太醫院還用紗布做了好些口罩備用。

萬事俱備,只待檢閱火器之日到來。

趙曙親自檢查了好幾遍,確定這個下馬威計劃能順利完成終於鬆口讓開封府往外放話。

為了迎接遼國使臣,大宋特意準備了一場閱兵儀式,地點是皇宮,時間是三日之後,屆時汴京百姓想要觀看也可以提前找位置,但有一點,不准離宮牆太近,否則後果自負。

告示一貼出去,京城一片譁然。

閱兵儀式?還是在皇宮?

皇宮那麽點兒地方怎麽舉行閱兵儀式?

大宋的皇宮占地面積小,先前幾任皇帝有心擴建,但是看了造價之後都心疼銀錢就放棄了,所以皇宮至今依舊只有那麽大一點兒。

皇帝節儉對百姓而言是好事,天子對百姓而言意義非凡,所以大宋的百姓對朝廷有意見的話從來都是罵某個官,很少直接將矛頭指向皇帝。

皇宮面積小,召見朝臣舉行慶典都有些擁擠,怎麽用來閱兵?挑幾個士兵上來給遼國使臣表演拳腳功夫?

告示寫的含糊不清,上到朝堂下到民間都各種猜測,不管怎麽猜,總歸都覺得在皇宮閱兵不合適。

地方小施展不開手腳是一個問題,主要是皇宮有毒,大家不樂意靠太近。

契丹人向來蹬鼻子上臉,朝廷說為了迎接遼國使臣而讓軍中將士給他們表演未免太給他們面子,也太讓將士們無地自容,這樣不行。

大宋的官員和百姓覺得不行,遼國使節團卻覺得很行。

他們的皇帝陛下得知宋帝駕崩後傷心不已,上任宋帝在位幾十年,遼宋兩國不識兵戈便有幾十年,難得遇到個要什麽給什麽的好鄰居,怎麽剛剛年逾半百就去了呢?

陛下難過的大哭一場,特意給上任宋帝建了座衣冠冢來寄託哀思。

他們來時還擔心南國換了皇帝會不好相處,現在看來完全不用擔心。

最新小说: 神醫在男團選秀鯊瘋了 《避风港》 【总攻】拯救被肏烂的天之骄子 双性美人的yin乱合集(N/P) 系统宿主被灌满的日常【快穿】 廢土之上,我拖家帶口去拾荒 《成年人的单机游戏》 《公开秘密》 《诡舍》 407宿舍(双性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