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符縣的案子,卷宗才送到刑部沒多久,看的老夫不知道說什麽好。」何尚書想起那個卷宗就直搖頭,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如今的讀書人真是越來越不顧禮義廉恥,要是做了官還不知道要禍害多少百姓。
何烈簡單將案子講給包拯聽,說完之後繼續感慨,「幸好祥符縣令是個有本事的,換個不那麽細緻的官來審案,那顏生和柳小姐的性命就都保不住。」
一個冤死,一個殉情,留下真兇逍遙法外,也不知道他們怎麽想的。
包拯聽完也沉默了,開封府管的事情很多,但是教育方面的大頭卻有專門的衙門去管。
開封府附近什麽時候出了那麽離譜的風氣?聽著比裹腳纏足還要令人不適。
「祥符縣令政績頗好,如此人才不能埋沒,老夫準備舉薦他去提點刑獄司。」何尚書搖頭晃腦,他其實還想讓人到刑部來任職,但是官職太低的話是罰不是賞,官職太高的話資歷又不夠,還是得再歷練幾年才行。
包拯點點頭,「刑獄不可輕忽,需得有心思細緻方能不出冤假錯案。」
祥符縣令,他沒有記錯的話,祥符縣令蘇渙好像是蘇家小郎的伯父。
前些天去中牟縣辦案的時候公孫先生提過,景哥兒要去祥符縣探親,怕祥符縣和中牟縣一樣藏污納垢,去之前特意打聽了一番祥符縣的情況如何。
只能說幸好祥符縣令不是李城南。
包大人感慨了幾句,送走何尚書後喊來公孫策和展昭,「展護衛,將軍府已由禁軍看管起來,稍後你代本官給狄將軍傳個話,清者自清,此案開封府必還他清白。」
展昭抱拳領命,「屬下這就去將軍府。」
包拯擺擺手讓他快去快回,然後搖頭嘆道,「西夏不足為懼,我擔心的是文相公那裡。」
本朝沒有文武相爭,因為武將從開國以來就被打壓,如今狄青手握重兵位高權重,朝中有人怕他生出異心也可以理解。
問題是正常防範已經足夠,何必非要無罪硬說有?
公孫策溫聲問道,「大人,官家的態度如何?」
包拯雙手負後,「官家願意讓狄將軍娶樂平公主已經表明態度,奈何朝中有些人非要閉上眼睛看不到。」
公孫策搖搖頭沒有說話,包大人沒有明說他也能猜出來非要閉上眼睛當看不到的是誰。
當今聖上看著和仁宗皇帝一樣好脾氣,內里卻是個有主意的,此事之後政事堂怕是要動一動。
將軍府的命案在京城傳的沸沸揚揚,街頭巷尾都在討論,消息靈通的太學也在討論。
朝中大臣因為立場還能吵個有來有回,街頭巷尾和大小學堂也在吵,只是吵的和朝堂上略有不同。
所有人都覺得狄青不可能叛國,他們吵的是背後陷害狄大元帥的究竟是誰。
「明明文相公才是看狄將軍最不順眼的那個,狄青以前還在我爹手底下領過兵,他們憑什麽說我爹是幕後真兇?」龐小公子拍桌怒道,恨不得把那些胡說八道的家夥全都打出京城,「我爹對朝廷忠心耿耿,龐迪姓龐怎麽了?天底下姓龐的多了,難不成所有姓龐的犯了事兒都能怪到我爹身上?」
他爹冤死了好吧!
旁邊的蘇景殊和趙清:???
「龐迪犯事兒?」
龐昱撇撇嘴,「我就是說說,沒說他真犯事兒。」
趙清看他這反應就知道有故事,「龐迪不是你堂哥嗎?你們倆關係不好?」
「你要有個成天想給你爹當兒子的堂哥,你們倆關係能好嗎?」龐昱哼了一聲,咬牙切齒罵罵咧咧,「是,全京城都知道我龐昱是個無能紈絝,但也不能因為我是紈絝就要搶我爹吧?」
龐迪又不是沒有爹,干什麽非得上趕著搶他爹?
最煩的是每次見面都要說他這裡不好那裡不好不配給他爹當兒子,他再不配給他爹當兒子也是他爹的兒子,別人說什麽都沒用。
蘇景殊趕緊安撫滿肚子怨言的龐衙內,安撫完了之後才說道,「有包大人在狄將軍肯定沒事,再說了,還有樂平公主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