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說,你們鬥嘴能不能別說的那麽嚇人?
萬一待會兒他落榜了,現在這些話全部都是二次傷害。
一個字就是一把刀,唰唰唰砍的他無地自容。
趙清不敢再說其他,只能賠笑幾句然後老老實實在旁邊站著,看兩位正主兒都沒把心思放在他身上,拽著龐昱就往外跑。
太子殿下在這裡怎麽不早說?他要是知道太子殿下也在,剛才肯定不會進門就挑釁!
龐昱!你丫害我!
龐衙內理直氣壯,「我又沒讓你過來,誰讓你偷偷摸摸找來的?快鬆開,別耽誤我們等成績。」
他這次有了之前的經驗,提前把煙花爆竹都準備好了,辰時一到金榜貼出來,只要他們景哥兒榜上有名,不管是多少名都得放個痛快。
他待會兒還要指揮下人幹活,別耽誤他干正事兒。
趙清氣不打一處來,但是還真不好繼續糾纏,只能氣鼓鼓的瞪著龐昱忙前忙後。
哼,讓他看看待會兒金榜貼出來會是什麽結果,要是考不上看他怎麽辦。
老對頭就是老對頭,趙清沒有說出來龐昱也知道他在想什麽,「你別咒我們景哥兒,我們景哥兒成績可好了,肯定能金榜題名。要是那些考官眼瘸把景哥兒給漏過去了,小爺更得點爆竹給景哥兒去去晦氣,爭取下次考試遇到的都是神智清明的考官。」
趙清白了他一眼,嘟嘟囔囔別過頭。
人家去晦氣都是燒艾葉,他可好,點爆竹來去晦氣。
倆人在門口拌嘴,蘇景殊和趙頊在屋裡說閒話來轉移注意。
外面天剛蒙蒙亮,離辰時還有一段時間,干坐著等時間過去太痛苦,必須得找點事情轉移注意。
趙大郎這是第一次親身參與考試,對很多事情都是一知半解,蘇景殊索性給他講上一場考試中發生的趣事。
不知道歐陽公會不會擔任殿試的考官,他還挺期待的。
回歸正題,繼續說上一場考試。
從南北朝開始,文壇就盛行駢文,熱衷對偶聲律典故,追求辭藻華麗,如果寫出來的文章除了作者自己其他誰都看不懂那就更好了,越看不懂越是好文章。
讀書人寫文章華而不實沒有內涵,但是沒有人關心文章的內涵,文章內容只要辭藻足夠華麗就完事兒了。
平時寫文章言之無物沒什麽,科舉考試言之無物問題就大了,所以一直以來都有人想剎住這股子歪風邪氣,比如唐時的百代文宗韓愈,比如本朝的歐陽公。
中晚唐天下持續戰亂,朝廷無暇顧忌科舉,韓愈撥亂反正倡導的古文運動如曇花一現,歪風邪氣到本朝反而愈演愈烈,文壇中還出現了花哨的「西崑體」和險怪奇澀的「太學體」。
西崑體,片面的發展李商隱的雕潤密麗、對仗工整,內容貧乏空虛,毫無真情實感。
太學體,主要反對西崑體,反對當時流行的西崑體,說是講究文風樸素,實際上卻既沒有古文的平實質樸,也沒有駢文的典雅華麗,甚至更讓人看不懂了。
前些年朝廷取士重詩賦,詩賦寫的漂亮很難,寫的漂亮又有內涵更難,絕大部分人都只能朝著寫的漂亮努力,內涵什麽的在他們寫出漂亮的詩賦之前不作考慮。
所以歐陽公擔任春闈主考官時將那些辭藻華麗卻言之無物的「大才子」全部黜落,那一榜進士中很多人都是考之前被認為考不中進士的人。
當然,也有很多自認為文章寫的非常漂亮卻落榜的「大才子」。
「這個我知道,他們在落榜後鬧了很長時間的事兒,又是上疏喊冤又是聯合起來找歐陽公的麻煩,甚至還說歐陽公科場舞弊。」趙大郎撇撇嘴,「可惜仁宗皇帝對那些看不懂的文章也看不順眼,根本不在乎他們怎麽說,反正歐陽公沒錯。」
雖然仁宗皇帝辦的錯事很多,但是支持歐陽公整頓文壇風氣是難得的好事兒,值得夸一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