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人即將要走馬上任,苦於身邊沒有幕僚手下差遣,特在襄陽城招攬賢士。
告示上把他們的要求寫明白,文能怎麽怎麽武能怎麽怎麽,再派個能說會道的在旁邊介紹他們蘇大人的來歷,就算不給工錢,前來毛遂自薦的人也能踏破他們的門檻。
相信他,蘇狀元的名號絕對能打。
「太張揚了,多不好意思。」蘇景殊搓搓胳膊,不敢想這事兒讓白五爺去安排會是什麽結果,「不用那麽麻煩,我只要五爺和小諸葛兩個人就行。」
他來襄陽是給包大人打下手,不是為了招人,大張旗鼓的貼告示招攬幕僚總覺得怪怪的,還是一對一去顧茅廬吧。
小諸葛不是諸葛丞相,他也不是昭烈帝,他們應該不用三顧茅廬,顧一次就行。
好歹是招人,工錢還是要給的,不然他們就成壓榨無辜江湖人的惡霸官員了。
白玉堂遺憾的搖搖頭,「既然如此,那就去吧。」
當大官身邊不能只有兩三個人,看包大人就知道,包大人身邊除了公孫先生和展昭還有張龍趙虎王朝馬漢。
他的安排先保留,將來肯定有用得到的時候。
走走走,去招人。
蘇景殊:……
其實吧,將來也不一定能用得到。
貼告示有種捉拿朝廷要犯的感覺,他們還是努努力等人主動來投吧。
襄陽王府被抄,王府的下人還有門客全都進了大牢,襄陽王、官家、管事還有那幾個負責掌兵的被押送去京城,其他人都在官府大牢里關著。
沈仲元和被他點醒的那幾個江湖人沒有一條路走到黑,包大人和金太守看在他們抄王府的時候立了功的份兒上沒有將他們關進大牢,但也不能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在案子結束之前,所有相關人士都得在官府的管控之下。
沈仲元等人被安排在官府附近住下,雖然門口有官兵看守,但是待遇比當囚犯好多了。
天氣已經變熱,牢房裡老鼠蟲子什麽都有,吃不好睡不好還見不著日頭,只想想就感覺頭皮發麻。
感謝小諸葛,要不是小諸葛仗義執言告訴他們朝廷會派人來抄襄陽王府,他們怕是連改過自新的機會都沒有就直接被扔進大牢了。
沈仲元這幾天收穫了不少感謝,大家在院子裡不好外出,每天除了吃睡就是聚在一起談天說地,說到興頭上甚至抹著眼淚說這事兒結束後再也不混江湖了,回家種地都比混江湖安全。
家裡還有地能種,看來出身也不算太差。
沈仲元在襄陽王府待了那麽多天,不至於分不清招賢院的門客是好是壞。
這些被他保出來的都沒幹過壞事,投奔襄陽王的原因和他差不多,都是去混吃混喝,要是遇到實在看不下去的事情,扭頭就走也不會留戀。
只是別的時候可能扭頭就走,朝廷要抄襄陽王府的時候想走也沒法走。
人總得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誰讓他們眼瘸選了襄陽王呢。
沈仲元幽幽嘆氣,招賢院裡的江湖人眼光都不怎麽好,他自然也不例外。
想他沈仲元號稱小諸葛卻沒有諸葛之才能,欲棄暗投明又徘徊瞻顧,不願草草度過此生,滿心只想立個奇功和南俠北俠並肩。
投奔襄陽王時想著要在襄陽王作惡時有所作為,進了王府才發現襄陽王想干什麽不是他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江湖人勸得住的。
他想搜集襄陽王作惡的證據,朝廷搜集的比他還快,人貴有自知之明,偏他一直自視甚高,總覺得可以憑智謀躋身頂尖的江湖大俠之中,事實證明,自知之明這種好東西不能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