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管合適不合適先拿過來參考參考,靈感有時候就是這麽來,萬一哪位大佬迸發出適合大宋現狀的最優解他們就賺大發了。
思路順暢的時候下筆如有神,一晚上沒睡也不耽誤年輕人第二天早上起來精神奕奕。
蘇景殊收拾收拾去吃早飯,吃飽之後讓爹娘做好他接下來要搞事的心理準備,在老爹掄板凳之前撒腿就跑,一系列操作行雲流水,如此絲滑不愧是他。
程夫人讓下人收拾餐桌,順便安慰旁邊的老蘇讓他不要緊張。
他們家仨小子都有分寸,再闖禍也闖不到哪兒去。
子安還算好的,至少搞事之前知道打聲招呼,另外兩個連招呼都不打,等他們知道的時候事情都結束了。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攔又攔不住,想干什麽就讓他干。
蘇洵磨了磨牙,算了,兒子大了不聽話沒關係,過兩年小孫孫走走路會說話了他教小孫孫。
這天之前,沒有人能知道一份奏章究竟能鬧出多大動靜。
除了看到奏章的人。
抄家計劃在政事堂的宰相副相們手裡傳了好幾圈,傳到最後放到桌上,愣是一個要碰的都沒有。
這是一晚上能寫出來的東西?
前面的抄家他們能理解,後面那些是什麽意思?那小子想把大宋的財稅體制從頭到腳都換一遍?
等等,他們有點頭暈,王介甫你坐下,這事兒得好好聊。
一個王介甫就已經夠激進了,怎麽還能有比這家夥更激進的?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王安石乾巴巴辯解,「真不是我教的。」
雖然他平時的意見也很激進,但是和那小子相比還是他更穩當。
再說了,他要是能想出來這注意他早就自己幹了,還用等到現在?
蘇景殊:乖巧.jpg
旁邊幾個人聽他這解釋立刻警惕起來,「你穩著點兒,別胡來。」
抄家應急已經很超出他們的接受能力,這時候把地方到中央的財稅體制全部推翻是想上天啊?
王安石眸光微閃,假裝剛才什麽都沒想,煞有其事的說道,「諸位放心,我有分寸。」
旁邊幾個人:……
抱歉,這事兒真沒法放心。
王介甫有前科,他本人的辦事風格已經很出人意料,現在還有個比他更能出人意料的後輩,誰來了都不敢放心。
問題來了,這份奏章要送到御前嗎?
不送吧,不太合適。
送吧,更不合適。
年輕人性子急說干就干,他們官家的年紀也不大,萬一真的對這份奏章驚為天奏,接下來的動靜可比王介甫最開始張羅變法的時候還要大。
不行不行不行,局勢剛穩定沒幾年,肯定經不起這個折騰。
可是前面寫的那些又確實可行。
國庫這筆爛帳早晚得清,官家把薛向從東南調回來就說明他已經有查帳的想法,雖然抄家這法子聽上去不靠譜,但是仔細想想可行性非常高。
貪官該殺嗎?該!
蛀蟲該揪嗎?該!
先留出時間給地方官自查,能把吃進去的吐出來朝廷可以暫時睜隻眼閉隻眼,然後再讓皇城司和六扇門聯合起來查貪污,之後查的都是僥倖心理作祟覺得查不到他們身上的貪官,受到嚴懲也是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