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要秘書在哪個衙門都很吃香,經略司都是狄大元帥的親信也知道新來的機宜大人不能惹,衙門裡也沒什麽尖酸刻薄的人,聊了幾句後很快熟稔起來。
在同僚們友好的幫助之下,蘇景殊很快熟悉了新的差事。
經略司其他幾位早就聽說過蘇大人之名,開始時還想著他會不會和之前的機宜文字一樣只來點卯不幹活,相處幾天後發現所有公務都處理的有模有樣都驚喜不已。
西北各經略司的機宜文字多由宗室子弟或者鍍金的年輕文臣擔任,不怕他們不幹活,就怕他們不懂軍事還要亂指揮,碰上個只點卯不幹活的機宜都能算運氣好,那種肯虛心學習還不歧視軍中將士的是鳳毛麟角。
新來的蘇機宜,三元及第頗得官家看重,從來沒接觸過軍事還能算是狄大元帥的小輩,聽說前不久在京城惹了點事兒才來西北,怎麽看都是避完風頭就走的人,他們都想好和以前一樣當衙門裡不存在機宜文字這個官兒了。
狄大元帥的文臣親信私底下議論紛紛,一致覺得是他們元帥看人准,新來的真要是個繡花枕頭他們更想不通為什麽這小子能比他們和元帥更親。
他們在元帥身邊任勞任怨,怎麽看都是他們更親。
第三天早上,經略司的官員們看著和元帥非常親的蘇機宜被元帥最看重的兩位副將「請」到校場和新兵一
起操練,默默的覺得和元帥不那麽親也行。
專心處理軍務挺好的,操練就算了。
蘇機宜年輕身子骨結實,他們這些老骨頭曾經也是君子六藝樣樣精通,年紀大了不能和年輕人比,這個和元帥更加親近的機會他們願意讓給出類拔萃的蘇機宜。
幾個三四十歲的「老人家」腳步虛浮的回到衙門,再次慶幸他們和狄大元帥不夠親。
努力跑圈的蘇景殊:……
所以大宋官員的工作時間為什麽那麽松,要是工作時間長不就不用下班後還去訓練了嗎。
生氣!
其實官員的工作時間也不算短,卯時上班申時下班,差不多就是早上六七點到下午兩三點。
早上是早了點兒,不過早衙和早自習差不多,官員到衙門點個卯清醒清醒,實在太困還能補個覺,放早衙之後在衙門食堂吃個飯,之後才是正式的工作時間。
地方官衙考勤嚴格與否全看衙門的一把手,有些衙門的主官自己早上都起不來,底下的官員就有學有樣都不來上早衙。
狄青也知道早上到衙門太早幹不了活兒,於是直接把早衙的時間換成訓練,反正衙門、校場、官舍都離的不遠,練完不耽誤回家收拾收拾再去衙門幹活。
西北的冬天冰冷刺骨,蘇大人每天早上睜開眼睛都感覺天要塌了。
有意思的是,他天天苦哈哈的去校場訓練還沒說什麽,竟然冒出來幾個不太熟的家夥暗戳戳的在他面前上眼藥。
——雖說狄大元帥在西北位高權重,但是武將和他們文臣畢竟不是一路人。蘇大人還年輕,別被那些武將給帶歪了。
蘇景殊:???
啊?要不要聽聽你們在說什麽?
他來京兆府半個月多,除了訓練有點累外感覺氛圍比京城都好,合著氛圍不是真的好,而是對狄大元帥不滿的人藏的太深?
他表現的有那麽苦大仇深嗎?
狄青表示習慣就好,「應該是想和你套近乎又找不到話題,京兆府很多官員私底下都是靠罵我來交流感情。」
西北經常打仗,官家不會允許文臣和武將之間的矛盾鬧的太兇,在意前程的文臣也不會鬧到明面上,頂多私底下罵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