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蔡大人從回到京兆府之前,蘇機宜先等到了來自秦州的大新聞。
青唐吐蕃在他們的大首領唃廝囉死後分成好些派別,其中一個勢力龐大的部族首領叫俞龍珂。
俞龍珂勢力太大,不管是青唐的羌人還是西夏的党項人都想拉攏他。
不拉攏也不行,俞龍珂麾下兵馬超過十萬,且大有繼續擴張的架勢,不管是羌人還是党項人都沒法和他硬碰硬,只能退而求其次轉為拉攏。
大宋這邊也想過討伐俞龍珂,奈何俞龍珂的部落兵力太多,討論來討論去討論到現在也沒真的出兵。
財政緊張這個藉口是萬能的,西北的財政就沒有不緊張的時候,李師中要是鐵了心的反對開拓河湟,只要他一天不鬆口王韶就一天沒法開展行動。
等過幾年李師中調離秦州,先不說繼任的秦州知州是什麽情況,光這幾年延誤的時機就足夠他咣咣撞大牆。
王韶可能是被李師中拖的實在沒辦法了,索性鋌而走險玩個大的。
俞龍珂的部落位於古渭寨,那邊的羌人部落和党項人有血海深仇,當年党項人率兵攻打,古渭寨的羌人寧肯把地盤送給大宋也不願意讓党項人占便宜。
雖然那地方到現在依舊不在大宋的掌控之下,但是至少說明比起党項人古渭寨的羌人更親宋。
冬日天寒地凍,大大小小的部落日子都不好過,王機宜只帶了幾個親信就跑去俞龍珂的營帳勸降,也不知道他是怎麽聊的,第二天一早俞龍珂竟然派了不少親信跟他回了秦州。
沒有明說歸附,但是看那意思已經有了歸附的想法,不然也不會派親信跟王韶去秦州考察。
俞龍珂的部落有十幾萬人呢!
狄元帥身邊的副將羨慕的哈喇子都快流下來了,「王大人是秦鳳路經略司的機宜文字,蘇大人來咱們永興軍路也是經略司的機宜文字,秦鳳路離羌人各部近,咱們永興軍路附近的党項部族也不少,嘿嘿。」
蘇景殊:???
等會兒,你嘿什麽?
不等蘇機宜接話,副將就拍著胸口保證道,「大人,元帥要坐鎮城中不能輕易外出,您想招撫哪個部落就儘管開口,就算前面是千軍萬馬我們也敢陪大人闖。」
第224章
*
將士們對單槍匹馬深入敵營招撫番邦的心嚮往之溢於言表,西北各州都在招撫番邦,敢單槍匹馬深入敵營的可沒幾個。
要是失敗也就算了,大家夥兒提起來頂多尊稱他一句好漢,還要加個「魯莽」的限定詞。
偏偏王韶沒有失敗,非但活著從敵營走了出來,還讓敵營首領對他以禮相待,如此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誰不仰慕?
幾個副將湊在一起暢想哪天他們也深入敵營舌戰群羌,五大三粗的壯漢愣是表現的像懷春的少女,娶媳婦之前都沒這麽蕩漾。
狄元帥您快管管!再不管他們就要和太陽肩並肩了!
狄青笑著沒搭話,他也覺得王韶和常見的讀書人不一樣,敢孤身深入敵營的都是好漢。
俞龍珂已經派親信到秦州,李師中再怎麽看不慣王韶也沒法和之前一樣什麽都不讓他干。
王韶去古渭寨招撫俞龍珂沒靠他李師中的資源,能有現在的結果都是他自己的努力,若是因為李師中的反對導致招撫失敗,敢直接衝進羌人大本營的讀書人能受這個委屈?
且不說蔡挺還在西北,京城的官家和王相公就不會容忍。
王韶到秦鳳路當機宜文字是王相公一手促成的,官家也很期待經營河湟的成果,結果王韶來了秦鳳路就被李師中打壓的什麽都幹不了,這讓官家的面子往哪兒放?
李師中官場沉浮幾十年,這次怕是要栽在他的私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