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頁(1 / 2)

更離譜的還在後面。

狄元帥在前面哇呀呀呀逮誰打誰,王大人在後面挑了好些個歸降的番邦首領去聲淚俱下的勸降。

剛柔兼濟軟硬皆施,愣是讓木征麾下那些本來還想負隅頑抗的部落選擇了繳械投降。

不確定到底是被前輩們聲淚俱下的感動還是被大宋的軍威所懾服,反正最後是降了。

還是帶著城池投降。

木征的妻子兒女盡數被抓,只剩下他一個人率領殘部倖免於難,如果不投降大宋的話,那就只能去投奔董氈。

他嘴上說著宋軍欺人太甚他就去投奔董氈,事實證明他和董氈之間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寧可降宋也不會去投奔董氈。

木首領一咬牙一跺腳,最終還是降了。

王小雱:還能這樣?

蘇景殊表示:習慣就好。

王雱勉強回神,他感覺他一時半會兒習慣不了,「景哥,兩千多里呢。」

大宋的西北防線也才兩千多里,熙河那邊一下子拓邊兩千里,那兩千多里不光是土地,還有三十餘萬帳番人,這天大的功績算下來還不得封個王高興高興?

蘇景殊:……

別了吧。

封王那是給死人準備的,活人追求出將入相就夠了,目標太大容易栽跟頭。

自古以來異姓王都沒有好下場,他們退一步追求死後封王。

大宋拿下河州後立刻和蘭州連在一起對西夏形成包圍之勢,雖然董氈因此更加緊張大概率要搞事,但是王韶的開拓熙河計劃依舊稱得上大獲全勝。

壓力絲滑的來到了蘇大人身上。

青唐吐蕃以唃廝囉的繼承人董氈為主,木征是董氈之外勢力最大的唃廝囉子孫,情況換算到西夏,大概就類似於靈州的党項部族帶著城池歸降,留下剩下的党項人守著興慶府草木皆兵。

結果呢,大宋在吐蕃那邊大獲全勝,鹽州這邊依舊在練兵。

人比人氣死人。

王雱已經升不起任何比拼的念頭,「往好處想,至少我們讓靈州的党項人惶恐度日草木皆兵了。」

蘇景殊表情嚴肅,「不夠,遠遠不夠。」

不行,他們不能落後太多,得儘快將進度追上去。

蘇知州回書房梳理頭緒,心急容易出差錯,進度得趕,但是不能因為趕進度草率進軍。

讓他冷靜下來琢磨琢磨接下來到底該怎麽辦。

……

大宋群敵環伺,敵人之間也會遠交近攻打配合。

周邊番邦蠻夷能一直作亂不光是大宋的問題,還因為打了這個旁邊就跳出來另一個,敵人聯合起來對大宋進行車輪戰耗也能把大宋耗死。

要麽以和為貴,要麽就做好四面八方同時開戰的準備。

大宋君臣不是傻子,也不是沒有野心,要是能打他們早就打了,嘗試失敗才不得不捏著鼻子選擇議和。

就是剛議和的時候還有重振雄風的野望,時間一長就沒了奮鬥的心氣兒,如此一躺就是幾十年。

好在大宋沒有徹底躺平,

這次熙河動靜大,其他地方也沒閒著。

最新小说: 极度 禁忌引力 《女王游戏(NP,无限流)》 影妃传奇 《温柔雪山[男暗恋]》 《快穿:女配花式当炮灰》 我可以穿越万界 《食涩》 《村头的那个哑巴》 温柔雪山[男暗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