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頁(2 / 2)

不管了,反正怎麽升都輪不到他,讓能升官的家夥自個兒頭疼去。

狄元帥已經位極人臣沒有繼續往上升的空間,再多功勞都只能是銀錢上的賞賜,所以這次掃蕩燕雲十六州能讓底下將領打就儘量讓底下將領打,功勞只有那麽多,要儘可能讓給有上升空間的兄弟。

嗨呀,世上哪兒找比他還好的元帥?

趙頊看到狄青風風火火離開搖搖頭嘆道,「幽州有狄元帥坐鎮無人敢反,其他各州還是是不是有小規模鬧事,穩定民心任重道遠。」

「純屬閒的。」蘇秘書冷笑一聲,在統計好的農田數量上重重劃下一筆,「殿下放心,很快就讓他們沒空搞事。」

打仗勞民傷財,百姓膽戰心驚不敢出門,可想而知今年春耕的收成會差成什麽樣。

現在仗打完了能恢復正常了,種小麥之前正好能再種一輪玉米,壯勞力全都回家開荒種地去。

西北都能種出來的作物燕雲一帶更沒有問題,別問為什麽要種這麽奇怪的東西,問就是「邪惡」的朝廷強行攤派的任務,完不成任務的小可憐都得倒霉。

咳咳,恢復正常,總之就是,春耕很重要,夏耕也很重要。

大部分的鬧事都是人閒著沒事兒干所導致,只要給他們找到正經活兒,想鬧事也沒有鬧事的時間。

腿腿放心,問題不大。

他隱約記得歷史上的大宋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時候遭到了燕雲地區百姓的強烈反抗,前車之鑑後事之師,上輩子的歷史也能拿來當錯題本。

既然已經知道燕雲地區的百姓反抗大宋收復失地的原因,那就根據原因一點一點的破題。

從京城到幽州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來都來了就努力將所有明面上的問題都解決掉,失地已經收復,不能讓百姓還覺得他們是遼國人。

還有就是,遼國為了籠絡燕雲地區的百姓在政策上非常放鬆,除了兩屬地的兩屬戶需要同時向大宋與遼國納稅過的悽慘,其他大部分燕雲百姓在政策上都比大宋境內的百姓輕鬆。

如果直接按照治理大宋州縣的法子治理燕雲各州,燕雲地區的百姓肯定不願意,但是按照遼國治理燕雲的法子繼續治理肯定不行。

別的不說,就朝廷允許百姓販賣私鹽這一條就絕對不能允許。

賦稅方面看在剛回到大宋的份兒上可以減輕,律法必須按照《刑統》來,可以因地制宜,但是還沒到一國兩制的程度。

具體怎麽處理還得官家來決定,他能做的就是讓官家知道他的想法然後讓官家和兩府相公們討論。

相公們慮無不周比他有經驗的多,就算不能討論出萬全之策,在處理燕雲地區的政務時也會注意避開可能出現的問題。

對了,腿腿走之前記得幫他帶封信,他寫了兩個版本的心得,一份走正經流程送到政事堂,另一份勞煩腿腿幫忙帶給官家。

如果有人問就說路上撿的,和身在幽州的蘇子安一點關係都沒有。

太子殿下:……

說實話,小夥伴每次這麽說的時候都能一下子猜出來那東西到底是誰手裡出來的,真的有必要找藉口掩蓋嗎?

他覺得沒必要,但是看小夥伴那麽認真,那就禮節性的遮掩一下吧。

雖然沒啥用。

蘇景殊不管有用沒有,反正他很認真的遮掩了。

狄元帥和麾下將士打完仗不會在燕雲停留太久,他們要回京城聽安排,穩定燕雲各州不能全靠軍隊,主要還是看新上任的官員的本事。

好在蒙古和女真各部還在鍥而不捨的給遼國找麻煩,遼國朝廷短時間內沒功夫也沒實力捲土重來,他們只需要鎮壓境內的小規模叛亂。

燕雲十六州脫離中原政權一百多年,能被派來成為一州主官的都是久經地方理政經驗豐富的老臣,早年間大宋境內那麽多賊寇鬧事,哪個官員沒鎮壓過叛亂?

問題不大,問題不大,總之都是問題不大。

最新小说: 407宿舍(双性3p) 大佬们追着让我抽插(总/攻) [总攻]肉文生存手册 遇A就倒[穿書] 快穿之人生如果能重來 快穿之拯救者,有命就快逃 快穿:大佬成了毒閨蜜粉碎機 快穿之惡婆婆她一心向善 快穿之攻略那個女人 快穿之壞女孩洗白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