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熱鬧就該當著本人的面看,前頭的熱鬧讓趙家看完了,輪到他們自己卻躲著不露面,這算什麽道理?
不行不行,得把人弄過來。
……
幾番交涉之下,老趙家的皇帝沒見著,各家的巾幗英雄卻都換了位置。
除了遼室蕭綽。
雖然到了地府再談凡間糾紛不太好,但是宋遼之間的恩怨不是一天兩天能說完的,現在這樣井水不犯河水就很好。
宋人開疆拓土他們遼國的地盤首當其衝,別人笑的出來她笑不出來。
【皇位更替對朝廷而言是大事,對當時還是個少年郎的蘇相卻沒什麽影響,不過有消息說仁宗駕崩前特意見了他一面,還稱讚他是個神童,雖然不知道仁宗皇帝為什麽誇他,但是咱蘇相是什麽人,面對誇獎肯定是來者不拒。】
【仁宗駕崩,新皇登基,遼夏都要派使節團到京城。】
【衆所周知,大宋以武立國,可能是國號取的不好越往後越慫,到仁宗年間發展到極致,滿朝文武畏戰如虎,看到遼國來使怕的跟什麽似的,遼國使臣甚至敢在大宋丞相面前吆五喝六。】
【好在大宋運道不決,下一任皇帝是個有骨氣的,總算終結了大宋的慫。】
【有宋一朝火器飛速發展,英宗皇帝在遼國使臣面前炸掉皇宮是古代火器史上的重要節點,也是大宋王朝由慫轉剛的重要節點,從此開始了「我只是想安安靜靜的種地,你不讓我種地我就把你種在地里」的生活。】
【慫唧唧的大宋終於站起來了!】
滕宗諒捂著腮幫子,聽到這賤兮兮的聲音就牙疼,「仙家點評……仙家……算了湊活著聽吧。」
前頭那些昏君被揍的那麽厲害,這唯恐天下不亂的仙家立大功。
他們大宋只是謹慎了些,哪有仙家說的那麽不堪?
范仲淹嘆氣,朝中群臣不欲開戰也不光是畏戰,兩國開戰不是小事,軍餉糧草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打贏了還好,打輸了就是損了夫人又折兵,大部分人都覺得怎麽算都不划算,自然不想開戰。
聽仙人的意思,下一任官家定是和遼國開戰還打了勝仗。
光幕之中,士兵推著幾門奇形怪狀的火炮停在宣德門外,炮口正對著金鑾殿。
皇帝趙曙溫聲細氣的叮囑一同觀看閱兵的使臣和本朝官員做好防護,萬衆矚目之下,炮彈在空中划過一道拋物線,落下的瞬間便是轟隆一聲巨響。
陽光下金光閃爍的大慶殿轟然倒塌,滾滾濃煙自坍塌的宮殿中泛出,炸開的磚石甚至崩到了外面的城牆上。
所有觀衆:!!!
這是大宋的火炮?大宋什麽時候有了這麽厲害的火炮?
范仲淹等人被火炮的威力震驚到說不出話,皇室衆人也驚的不行。
唐太宗拍案而起,「你們老趙家有這麽厲害的武器還能被契丹人打的團團轉?」
這玩意兒要是在他手裡,他能讓大唐的版圖再大一圈。
漢武帝也兩眼放光,「有小點兒的沒?騎著馬就能抗在肩上的那種?只要夠靈活威力小點也行。」
這要是給騎兵都配上他們大漢還怕什麽匈奴?不把草原和西域各國都圈到他們的地盤上都對不起那麽多突突突突突突的炮!
好東西啊好東西,好東西啊好東西。
劉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