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1 / 2)

蝰蛇走後陳澈繼續思索,他並不認為自己不冷靜,他正很冷靜地在思前想後希望弄明白這些疑點之間的關聯。

林蘭,這個已經死了十年的女人曾是他的未婚妻。

他們是指腹為婚的一對,從小一起玩到大,陳澈並不反感這個封建式的安排,他很喜歡林蘭,林蘭雖然不是個引人注目的美女,卻也長得清秀可人,而且個性獨立有見解,性情溫柔大度還帶著叫人捉摸不透的神秘感。

尤其是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神秘感深深地吸引著陳澈,從小到大他沒有說過什麼,但一直認為林蘭理所當然就是他的。不是他自作多情,林蘭也一直對他很好,每個周末都從學校出來跟他約會,或者去他家裡幫未來的公婆做家務,還抽空給他織過毛衣、圍巾,陳澈全家都對這個準兒媳滿意得不得了。

陳澈家窮,讀書也不太上心,經常跟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但他一心想要出人頭地讓林蘭跟著他過上好日子。那年他偶然地結識了藍衣社的成員,對方認為他天生就是適合搞情報工作的人,陳澈也從此走上了一條他覺得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之後陳澈因辦事得力越來越受到器重,當時以藍衣社為基礎的軍統剛成立,陳澈抓住機會更努力地展現著自己的才能,雖然家裡也有催促,但他一心忙於事業無暇談婚論嫁。反正早晚都是他的,他不在乎多等幾年。

不久後,他參與追查一個共(/)黨份子,原本以為這次立功十拿九穩,誰知煮熟的鴨子說飛就飛,年輕的共(/)黨從他們眼皮底下溜之大吉,而林蘭有協助共(/)黨逃脫的重大嫌疑。

陳澈不知道到底哪個更打擊他一點,是林蘭可能加入了共(/)黨,還是林蘭可能移情別戀跟那個嫌犯有一腿,總之,林蘭背叛了他。

可無論他怎麼追問,林蘭什麼也不肯說,只是用一種無法琢磨的眼神看他,陳澈沒辦法,把她暫時關進了軍統的囚室。

五天以後,林蘭莫名其妙地死在了裡面,死前沒接觸到任何人,沒有任何外傷和中毒的跡象,至今查不出死因。

至於那個共(/)黨,等他終於追查到下落的時候,人早已被他的同僚亂槍打死,徹底死無對證。

案件再也沒有半點頭緒,從此就成了個懸案,他以為這會是他一生的遺憾和污點,結果事發十年後,何玉銘出現了。

陳澈從一開始就覺得何玉銘有些不對頭,倒不僅僅是因為離奇的假死,和在生死關頭過於無動於衷。

何玉銘在被困的情況下迅速找出了ldquo內奸rdquo,若不是這樣他們即使從密道逃脫也會再次不知不覺地落入鬼子手裡,當時他還很佩服何玉銘的急智,事後卻越想越不對勁,何玉銘的推斷看似絲絲入扣實則毫無道理,他怎麼能憑這麼牽強的線索推斷出鬼子用的是無線電追蹤器呢?與其說是根據細微的線索推論出結果,倒更像是已經知道德國人身上有無線電追蹤器,知道了結果再逆向推理回去找線索。

另外,何玉銘是怎麼知道林蘭的事情的?模仿一個死了十年的女人的筆跡,一般人怎麼可能做的到?而且他似乎認為林蘭是陳澈害死的,這是什麼道理?

何玉銘究竟想做些什麼,又打算做到什麼地步?如果是為林蘭打抱不平,為什麼直到林蘭死了十年了才開始動手?

而且從何玉銘的過往來看,他和林蘭似乎完全沒有認識和見過面的可能。

且不說他們一個是軍閥的兒子一個是普通的女學生,生活圈子應該沒有交集,林蘭死的時候何玉銘還是個十五歲的孩子,一直跟隨他的軍閥父親四處遷徙,林蘭入獄時他才剛到那個地方。還有一個不知道有沒有用的巧合,林蘭死的那天,十年前的五月十三日,何玉銘下河游泳差點把自己淹死在河裡。

陳澈越想越混亂,他已經全力調查了,可線索還是太少,自相矛盾的地方又太多。真相隱藏在重重迷霧之中,他隱隱覺得,似乎紛亂糾結的線索里有一個關鍵點,找到了,那麼一切的謎底都將解開。

而找到這個關鍵點的唯一方法,就在何玉銘身上。

新一期的學員還在地獄式訓練下掙扎,沒有正式開課,何玉銘作為文職教官,是有幾天空閒的。

這天到了晚飯時間何玉銘才從圖書館出來,天色已經有些暗下來了,路燈卻還沒有亮,他夾著兩本借來的書獨自一人往家裡走。

司機小孫平時也兼保鏢的職責,但是今天沒有跟著何玉銘,圖書館離家走路才不到五分鐘的路程,他看起書來又不知道會看到什麼時候,沒必要叫個司機在樓下等著。

何況誰也不會想到有人敢在這種地方打市長公子的主意。

圖書館和市長府邸所在的地方是一條大馬路,人流倒不算密集,何玉銘正走著,看到對面有輛車過來,就往路邊讓了讓。

那裡正好是個巷子口,蝰蛇隱在轉角的暗處,這時候突然竄了出來。

最新小说: 成為鹹魚假千金後把系統交了 婚後失控[先婚後愛] 錯加老闆微信後 羅曼蒂克回憶錄 神明的戀愛遊戲 潮濕吻痕 成為眼盲校草的護工後 不要和陰暗批網戀 在我身邊 天界直播,爆火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