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有那麼一兩個人並不看重門第,能夠放下偏見和他這樣出身寒微的武將相交的。
這次回京陸淵已見過了好幾個舊識,從他們口中,陸淵了解到了一些在他離開京城的這段時間裡發生的事,聽著朝中的文官接連高升的消息,想到自己至今仍不過是個都督一州軍事的將軍,品秩也從不見長,陸淵難免心懷不滿。
能繼續呆在地方,這很好,但他想要的不僅於此。
這次沒能順利收服壽陽,就有調動軍馬不易的原因在,若非如此,他該早已拿下壽陽了,何苦勞煩數萬百姓去修堰?
如果能多統攝幾個州郡的軍事……
現在不比咸寧初年,那時候天下剛定,皇帝也願意讓地方上的將領們自主。但這十多年來,皇帝疑心這些人會威脅到他的位置,擔心他們在地方上做大,地方上的將領的權力一次次被地削弱,已經到了會耽誤戰事的地步。
饒是如此,皇帝仍必須要依靠能征善戰的將領,來保全他的江山,權衡之下,他當然會選擇更能信得過的人。
陸淵能有今天,並不是光依靠軍功,還多虧了皇帝對他的信任。他知曉自己沒法和皇帝討價還價,對於現在的自己來說,謝況給出似乎是最好的選擇。
先前已經推辭過一次,即便心中有不甘,陸淵也明白沒有討價還價的可能,便恭恭敬敬地回道:「臣遵旨。」
第119章 終局將至(四) 「臣也捨不得陛下。」……
謝況滿意地點了點頭, 對陸淵的知趣很是滿意。
陸淵和周祿不同,哪怕都是要用,謝況卻也有不同的用法。
出身倒不是二人最主要的差別, 謝況更耿耿於懷的是, 周祿這些年立過的功和在南北的聲名, 這些都遠高於陸淵的。
且從私情出發,陸淵跟著謝況的時間要長得多,因此他也更樂於將重任交付於陸淵。
除非他也有一天會到功高蓋主的地步。
「對了,」謝況突然想起了什麼,「道審這次回來, 還沒有去見過堂弟吧?」
陸淵知道謝況指的是陸安, 便道:「回京後實在是忙於休整,臣弟也有公務在身。」
謝況拍了拍陸淵的肩膀,道:「你難得回一次京, 該去好好看看他。他這些年,可變了不少, 更有了幾分你當年的樣子。」
「是阿安他自己爭氣。」
謝況笑道:「他剛進宿衛軍時,還和人起過爭執。後來興許是突然醒悟了, 待人接物都更圓滑了些, 本職工作也依沒懈怠。朕想著他這樣的人才,不該為了避嫌而不能重用。正好自從郭將軍去世後, 領軍將軍的職位還空著呢, 道審, 你覺得他適不適合?」
和護軍將軍不同, 領軍將軍是統領皇城內的宿衛軍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禁中侍衛體系很是複雜,為了安全考慮, 謝況更是在前朝原有的基礎上,還增添了許多將職,互相牽制、監督。
陸安若能擔任其中一支的將領,只要他以後不犯大錯,陸淵都不必再憂心這個堂弟的前途了。再等幾年,他或許能當個左衛將軍或是右衛將軍,這已經是陸淵敢於設想的最高一階了。
先不說陸安現在直接升為領軍將軍跨級太多,就算是他是一級一級向上爬,也難免會因為他身份的緣故而被非議。
無論是因為他出身寒微,還是因為他是陸淵的堂弟。
謝況此舉或是真的看在陸安年輕又有才幹的份上,想把他提拔起來。
但若只是這個理由,不值當。
從前謝況還是個將軍的時候,陸淵就已經見識到了此人心計之深。一件事,若不能帶給他遠超過弊的利,謝況是不會輕易願意做的。
想到這些未知的可能,陸淵自然是先回絕了:「臣弟資歷尚淺,怕是擔不起領軍將軍的職,不能服眾。」
和周祿相比,陸淵其人出身寒微,實打實在底層混過的,也更有武將風範。加上他和謝況共事多年,舉手投足間也就不講什麼禮儀,更是想到什麼說什麼。
謝況思考片刻,妥協道:「那先讓他任左衛將軍吧。」
陸淵本就沒能摸清皇帝到底是怎麼想的,先前他拒絕了一次,已經惹得陛下有些不悅,眼下要是話說得不好,也不知會不會有別的問題……
但陸淵還不至於戰戰兢兢不敢言。
「陛下,臣以為臣弟若直接晉升為中領軍,還是有些不太合適。」=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