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頁(2 / 2)

如果去年出現災情影響收成,那情有可原,可以免除懲罰。

如果去年當地風調雨順,糧食收成不受影響,那就按照考成法,該怎麼罰就怎麼罰。

另一方面,月港出海的商人、船隻越來越多,從海外流入大明的白銀也在與日俱增。

這看起來像是一件好事,貴金屬激增,更有利於朝廷推行一條鞭法,百姓用白銀取代實物繳稅,大明進入銀本位貨幣制度。

但是,朱翊鈞從小就聽馮保說過,巨大的貿易順差會導致通貨膨脹,百姓手裡的銀子迅速貶值,購買力下降,貨幣體系崩潰,國家財政也會跟著崩潰,將會給大明王朝帶來前所未有的災難。

再加上白銀的數量一旦猛增,其價格就會發生劇烈波動,也不利於攜帶和大額支付。

朱翊鈞向張居正表達了自己的擔憂,經他這麼一說,張居正也意識到,這確實是個隱患,必須未雨綢繆。

張居正沒想到他能思考得這麼長遠,戶部上上下下,這麼多人,也從未有人提出過這個問題。

但現在問題提出來了,要如何解決問題呢?

還不容易盯著巨大壓力開海,總不能又禁了吧。

朱翊鈞道:「那肯定不能禁海,咱們是要解決問題,不是要和錢過不去。」

「非但不能禁海,以後還要開更多的海。」

張居正心道,按照他剛才的說話,開海的範圍越廣,白銀流入大明更快,危機提前到來,加速滅亡。

朱翊鈞自然也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他說的是以後。

朱翊鈞道:「問題的本質不在開海,在於咱們把東西賣出去了,喚回了大量白銀,這些白銀又在全國各地流通,導致商品價格猛漲,那些沒能依靠開海賺錢的百姓生活窘困。」

「要避免這種情況,第一,控制白銀大量流入大明,鼓勵商人從海外購入咱們需要的貨品。」

「就像當年鄭和下西洋,帶回了咱們沒有的香料和木材。」

朱翊鈞能想到的就是先讓全國人民吃飽飯,所以,應該鼓勵商人從海外進口農作物,稻米、麥子、大豆等等。

馮保提醒他,大力發展手工業,礦產資源也是必不可少。比如煤、銅、鐵礦石等等。

朱翊鈞聽完,果然受到了啟發:「我明白了,咱們鼓勵商人從海外運回來的,正是咱們禁止出海的。」

馮保正要誇他聰明,朱翊鈞忽然又想起個事:「之前,戚將軍說過,佛郎機和紅夷的火器比咱們的威力更大,那咱們……」

馮保吃驚的看著他,趕緊遞上茶盞,勸道:「陛下,這這……這不合適。」

「普通百姓私自持有火器,那可要亂套了。」

「呃……」朱翊鈞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果斷改口道,「那就由朝廷花銀子從西洋人手裡購買。」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

最新小说: 當攻略對象是惡毒反派們 炮灰女配升職記 頂罪十年,重生送前夫全家殯天 簪纓世族有明珠 從長生苟到飛升 婆家偷聽心聲,換親世子妃成團寵 何時杖爾看南雪 穿書女想撬我對象[七零] 梟虎 成了狀元郎的小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