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大約在四百至六百萬兩左右。」
這個時間分界點正是徐階代替嚴嵩,成為內閣首輔。
再往後,朱翊鈞也不問了,因為徐階也回老家了。
其實李春芳做首輔那幾年,國家稅收漸漸開始有了起色,但那要歸功於為改革做鋪墊的高拱和張居正。
朱翊鈞還有最後一個問題:「那……徐閣老知道去年的稅賦是多少嗎?」
徐階又立刻躬身:「老臣歸鄉多年,對於朝中機要,並不知情。」
「哈哈~」朱翊鈞爽朗一笑,「徐閣老不是外人,我告訴你也無妨。」
說著,朱翊鈞便豎起一根手指。
徐階看到這一數字,眼裡的吃驚沒能藏住,被朱翊鈞捕捉到。
他歸鄉也不過十年光景,大明的稅收翻了一倍。按這個財政收入來算,減去各部開支,只要皇帝不敗家,國庫還能有不少結餘。
聽到這裡,徐閣老懸著的心,死了一半。
接下來,朱翊鈞要說的話,讓他剩下那一半的心,也跟著死了。
朱翊鈞站起來,慢條斯理的踱步到徐階跟前,俯下身,輕聲道:「徐閣老,你現在還覺得大明應該恢復舊制嗎?」
「……」
朱翊鈞走了,徐階徹底明白,他的時代早就一去不復返,內閣再不會有他的一席之地。
他留下的李春芳、趙貞吉、殷士儋都不是最優解,也都沒能幫助他重返內閣。
只有張居正,才是能真正改變大明王朝命運的人。
「對了,」走到門口,朱翊鈞又轉過身來,「你們常說,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什麼田啊土啊,能度日就行,再多也沒有用,說不得哪日,皇上就收回去了,得不償失。」
這是在提醒他,約束好自己的家人,不管什麼理由,不得再兼併土地。
徐階跪下來磕頭,恭送聖駕。
出了徐府,朱翊鈞心情不錯,在華亭縣城逛了一圈。
張簡修跟在他身後,欲言又止。
朱翊鈞看也不看他:「有話就說。」
張簡修這才說道:「你給他看了什麼,我說,徐閣老。」
朱翊鈞腳步一頓,轉身進了旁邊的酒樓,小二迎他到樓上,尋了處臨窗的位置坐下。外面是一處頗有江南韻致的小河,河上有烏篷船,兩岸有女子浣紗。
朱翊鈞這才摸出那東西遞過去,張簡修打開一看,裡面是一枚赤金累絲流雲百福長命鎖,他仿佛記得,很久之前見朱翊鈞佩戴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