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然是!」王浩然一點不否認。
見兩人有說有笑,四嫂頓時拉下臉,朝安然翻了一下,但她沒辦法,她在自己男人面前什麼都不敢做不敢說。她的男人太強勢,也太狠,惹急了可是吃不了得兜著。
飯後安然才正是跟王家人談了一下北方的養殖情況,「依舊以漁業為主,我覺得不久會出現對蝦養殖。我問過了,對蝦的養殖技術基本完善了。這裡的完善包括孵化和餌料。鮑魚海參依舊以野捕方式,養殖上採用的是野捕幼苗在固定區域養殖。孵化技術還在試驗——」
「你有什麼看法?」王永貴問。
「如果有人手不妨試驗一下對蝦養殖,如果人手不夠可以做冷鏈加工運輸銷售,終端是端上餐桌。」安然道,安然知道對蝦養殖會採用挖池圈地養殖,它與魚的養殖略不同,不會採用網箱,尤其在渤海灣一代,那邊很快會出現大規模的對蝦養殖。
北方的對蝦品質略高於南方,等剩下王家人後王永貴問兒子們對養殖加工的看法。
「爸,我覺得咱們家定位是酒樓,高檔酒樓,高檔酒樓需要高檔食材,在鮑魚和海參花膠方面我們可以把控一下。」王浩庭道。
「把控?你的意思是要在養殖加工上作文章?」
「是,安然說鮑魚養殖技術還不完善,我們可以適當支持一下,如果以後能養殖了我們自然要第一個。安然說的南北養殖應該可取,這一切都要在條件成熟時才可以。」
「我贊成大哥的意見,從過去看有錢的人對燕翅鮑肚的奢靡追求永遠不會停止,就是國宴也少不得這些東西。我覺得我們的重點還是放在這幾樣上面,我想找找一些做干鮑海參魚膠的老師傅,教教咱們,尤其小一輩,會做了才懂的辨別,有合適機會弄幾個加工廠無妨,。」王浩然的道。
王永貴非常贊同,「如果有手藝好的老師傅咱們養起來也無妨,安然既然想學便讓她跟一下,咱們一家人手還是太少,老二,這事你抓緊。帶上你侄子,你一個人干累不死你!」
「爸。我知道了!」
第198章 安然帶著安小弟在佛山和廣州等地轉了幾天,一邊吃,一邊玩,一邊讓他見……
安然帶著安小弟在佛山和廣州等地轉了幾天,一邊吃,一邊玩,一邊讓他見識一下這裡人的朝氣,那些上班族很多在上夜校,在看書,在不斷學習。還有那些已經開工的工廠和正在建設的工廠。
幾天下來安國棟真切感受著南方沿海與他們中原的不同,在這裡你能感受到某種向上的精氣神,人不能頹廢,不能混日子。
王浩然給他介紹了幾個人,從他們手裡可以買到便宜的衣服鞋子,安然教他怎麼看質量談價格。安小弟第一批貨是最新流行起來的防寒服和青倫衫,王浩然給他搞了幾台電視,一箱子收錄機,一些港台流行歌曲磁帶。
就這些已經將安小弟高興壞了,回程車只能到武漢,安小弟激動地給他大哥打了個電話,讓安國梁在武漢等他。這些寶貝可不能出岔啊!
「到了給我打個電話!」安然多少有些不放心,臨走叮囑著。
「姐,我記著呢!」
送走安小弟,安然開始在酒樓後院鼓搗起她的燒臘來,而林成榮卻讓她別急著學那些,「醬料是做菜的基本,尤其我們潮汕,最講究醬碟與菜色的搭配。吃魚飯就要來一碟普寧的豆醬,蝦棗與桔油最搭,牛肉火鍋牛肉丸就要有沙茶醬料,吃燒鵝旁邊一定有一碟梅膏醬,白灼沾一點醬油水,蚝烙要配魚露才夠味,滷味一定要配上蒜泥醋。
醬料不但調味,還能解膩刺激食慾,它們不但可以沾,很多菜也會用到,豆醬燒魚蒸魚,沙茶醬可以炒牛肉、炒青菜,做湯鍋,還可以燉煮。還有柱候醬、南乳醬、海鮮醬、梅膏醬、三滲醬、辣椒醬、叉燒醬、豉汁醬等等。
現在的醬料是越來越多,大多是複合醬,主要是方便廚師做菜,一勺醬可以解決很多調味料的加入,加快出菜速度,這些你都要了解,不說都會,有些該學就學,每一家的醬都有各自的特點,取捨根據自己的愛好。」
安然認真聽取著林成榮的意見,在她看來全國醬料最多的地方要數廣東潮汕地區了,要是東北一個大醬什麼問題都解決了!現在不是過去,經濟越發達,人們生活水平越高對味覺越是挑剔。
改革開放的不單單是經濟,更有美食文化的滲入,將來日式、韓式、泰式、越南法國等等各種口味的東西相繼衝擊過來,她的確值得將本土的先好好學好。
看來自己還真不能急於求成,王家的梅膏醬隔段時間就要做一大鍋,這些都是王家的女人在後面做,安然跟著做過,對她而言不算秘密。安然覺得燒鵝本身是有味道的,如果做好不需要蘸料,蘸料只做錦上添花之用。北京的烤鴨之所有與面醬搭配那是鴨子沒味,當然也有解膩成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7_b/bjZcm.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