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老姐妹離開,這差不多得有半年沒住人,但院子裡顯然有人打掃。
知道老姐妹那早死的男人家族人口多,談老太也是怕貿然住進來,人家的人瞧見了會來問,就把老姐妹發給她的電報也給帶著。
果然,東西卸下來,一堆人正忙著收拾擦洗屋子呢,就有人上門了。
「是誰在屋?咋住到這院子裡來了,是不是弄錯了?」
來人在門口喊了一聲,就進了院子,說話還是比較客氣的。
談老太就放下手裡的抹布走出來,看到來人,她盯著看一下,想了想,才笑著說:「是田家哪位侄兒媳婦嗎?」
那老姐妹的男人姓田,一大家子人口眾多,眼前這位四十來歲的婦女,大概就是堂親中的某個媳婦。
「嬸子你是……談家嬸子吧。」這婦女立馬笑起來,「我以前來看我小嬸兒,見過你一兩回。我公公排行第二,我男人是家裡的老大。你叫我大華就行了。」
這婦女笑著說道,「小嬸兒臨走的時候,也給了我一把鑰匙,說另外一把在你那,我住得近,就隔了幾個院子,平時沒事過來給院子收拾一下,這院子一不住人,那草就長起來了,看著太不像樣。」
談老太連忙笑著叫人進來坐,又把小姐妹給發回來的電報給這叫大華的嬸子看,順便解釋一下,為啥來住老姐妹的院子。
那大華嬸子看了一眼電報,就笑著說:「我說呢。住這邊離學校是近便多了,學校今年考大學的學生可多,宿舍都擠不下。我家閨女前幾年去西省插隊,這才剛回來倆月,也去上學了,看看今年能不能考上。」
他們家是城市戶口,雖然只是縣城的,可按照前幾鄉比較嚴的時候,符合條件也是要下鄉的。
說了一會兒話,這位嬸子就說:「這馬上中午了,我得回去做飯,學生時間緊,回來就等著要吃飯。晚會兒我再過來幫著嬸子你們收拾。」
談老太也忙笑道:「不用,有這麼些人呢,這院子都齊齊整整的,就擦洗一下屋裡就行了,你忙你的。」
送走這位大華嬸子,也到中午了。
談家耀一放學就趕緊往這邊跑,高中到這兒也就兩三百米,還把大隊長家的兒子宋建義給帶來了,他倆關係一直比較要好。
談家耀可高興了,以後天天中午都能回家吃到奶做的飯,也能天天見到三哥。
宋建義也不拘束,來就幫著幹活。
先把灶房給收拾出來,談家明去後頭挑水,來回四五趟,才挑滿一水缸的水。
韓秋梨幫著談家悅一起,把廚房的灶膛清理一下,案子給洗洗刷刷,還有人家老太太留下的一個柜子。
柜子打開,洗刷得乾乾淨淨的鐵鍋,盆子,碗筷勺子之類的灶上用的東西都在裡面。
談老太叫別動人家東西,柜子上面騰出來一格,放自家的東西。
鍋碗瓢盆這些,統統都用自家的。
談老太親自動手,發了面,又炒了一鍋臘肉蘑菇粉條白菜的大燴菜,把發好的面擀成餅,蓋在菜上,是蒸也是燉,出來的大餅非常入味。怕不夠吃,還在鍋邊又貼了一圈的玉米餅。
一人一碗菜,一塊餅,不夠吃就再吃玉米餅。
這種大鍋菜實在是太香了。
幾個人都吃得頭也不抬,談小禮也自己坐在椅子上乖乖吃飯。
談家耀一邊吃飯一邊感慨:「奶你的手藝真是越來越好了,香死我了啊。」
宋建義也連連點頭,吃得都顧不上說話。
談老太就說:「那你以後就頓頓在家吃,這值個啥。對了小耀,堂屋左右兩間都正房,我一間,你三哥三嫂一間,那邊還有個偏屋,你住那邊吧。」
談家耀卻擺手:「不用了奶,就這倆月就要高考了,我跟建義一起住宿舍都習慣了。」
這房子又不是自家的,奶他們也就只是住到小南姐參加高考完,就回去了。
他搬出來住倆月,以後還是要再搬回學校宿舍的。學校現在人多,每年都人都在增加,宿舍本來就特別擠,他出來容易,再想搬回去只怕就難了。
談老太也不勉強:「那就回家來吃飯。」
「早上我還在學校吃,起床啃個饃就行了,中午晚上有空就回來吃飯。」
「建義也一起來。」談老太又交代道。
韓秋梨端著飯碗左看看右看看,不敢動筷子。
被談家明帶來談家也有兩三天了,韓秋梨知道談家不缺吃喝,但也真沒這樣一碗菜里有小半碗肉地吃過。再準確點說就是,這碗裡面的肉,頂她過去三年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