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和老師都對談禮表示感謝,談禮直接擺擺手,不是為他們,他主要是不想叫南南那麼擠。
這麼熱的天,他去教室就看見,一整個教室擠得密密麻麻,人挨人,連下腳的地兒都沒有,南南坐在最後一排,被擠到牆角處,只有半拉身子能趴在桌子上,勉強能寫字!
太熱了,不行,還得弄大風扇來。
兩個教室的燈全都裝好,正好到了端午節。本地的習俗就是包粽子,自家包。
有用葦子葉包的,也有用苞谷葉包的,當然也有用粽葉包的,不過本地粽葉少,得跑很遠去找。
再者粽子得用糯米包,糯米多貴啊,也不是誰家都捨得包的。
於是就也有人用小米、大黃米、紅豆之類的來包粽子,反正是那個意思就行了,過年吃餃子,那也不是家家戶戶都吃得起白麵餃子,紅薯面二合面,有的吃就不錯了,沒人會挑揀。
端午節正好是周六,學校也沒給放假,剛放完麥假才一周多呢,又是高考班,放啥假啊,在學校學習才是最實在的。
那知識點思維導圖和配套的複習筆記、母題,多好的東西,不抓緊時間掌握,簡直是在浪費生命!
周五晚上,談老太就開始泡糯米了,問沈南星想吃什麼粽子。
這邊一般都是白粽子,或者是加紅豆進去。
沈南星想了想說:「包豆沙蜜棗的吧。聽說南方更愛吃肉粽,會在粽子裡包排骨或者五花肉、火腿、鹹蛋黃。」
後世的粽子和月餅,那叫一個五花八門,什麼口味的都有,甚至還有包泡椒雞爪、香菜牛肉以及各種海鮮乾貨當餡料,還有各種想都想不到的口味。
沈南星也就是這麼一說,其實包各種肉粽應該也是在生活條件好了之後的,畢竟這年代,糯米都吃不起呢,更別說拿五花八門的肉類當餡料了。
但讓沈南星沒想到的是,談老太還真給包了好幾種。
豆沙蜜棗粽、排骨肉粽、五花肉粽、鮑魚蝦仁粽、海參瑤柱粽,談老太還無師自通地把肉粽和海鮮粽子中,都加了鹹蛋黃。
排骨和五花肉都是趙立業弄來的,主要是談禮說,南南想吃肉粽子,要好的排骨和五花肉,給錢叫趙立業買。
錢麼,趙立業收了,但買回來的排骨和五花肉,遠遠超出談禮要的數量,還都是留的最好的。
乾貨海鮮則是陳國棟從家裡拿的,用他的說法就是,這些玩意兒都是別人送給他爹的,但做出來難吃的很,擱家裡都快要發霉了。
不僅如此,他還順了他爹的兩瓶好酒,還有那整盒整盒的蜂蜜蜂皇漿啥的,一起拿過來,說端午要在這兒蹭飯。
李遠航呢,他給拎了一大桶的棉籽油。
棉籽油作為棉花的副產品,是這個年代農村主要食用油的來源。
如今農業種植都是計劃種植,也就是說上面要求種什麼就要種什麼,不能隨便更改計劃種油料作物的。
就像沈南星所在的欒宋大隊,秋季主要就是種植冬小麥,夏季則主要種植棉花、玉米、紅薯,以及少量的黃豆,綠豆油菜等等多是種在開墾出來的荒地,或者是地頭溝邊,小規模種植。
每年能夠用來榨油的黃豆,非常少,這還是因為要給牲口餵豆粕增加營養才會種一些的,並非是單單為了吃油。
生產隊分給各家吃的油,一般都是棉籽油,棉籽油作為棉花的副產品,不需要單獨種,可謂是一舉兩得。即便是棉籽油,一家一年往往也就只能分到三四斤。
這年頭可沒有誰會嫌棄棉籽油不好,只要是油,那都足以叫人兩眼冒光。
李遠航他爹就是棉紡廠的,他想弄到棉籽油可太容易了,就給提了一大桶過來。
十幾二十年後,棉籽油就會逐漸從人們餐桌上淘汰,主要是因為人們生活條件好了,種植其他油料作物的也多了,可選擇的食用油種類太多。而棉籽油的味道,並沒有那麼好。
再加上食用棉籽油會導致斷子絕孫的說法盛傳,以及棉花蟲害肆虐,種植過程中需要打特別多防治蟲害的農藥,人們也擔心農藥會在棉籽中富集殘留。
反正各種原因,導致棉籽油從人們的餐桌上退出。
但實際上,會對人體有害的是粗製棉油,也就是粗加工出來的毛棉油,裡面會含有大量棉酚,會導致不育等後果。
但精煉的棉籽油,是會去除掉棉酚的,可以正常食用,營養價值也不低。
棉籽油在北方地區的食用已經有上千年歷史,在解放後也一直是最主流的食用油。
不管以後會怎樣被人嫌棄,現在絕對沒人嫌棄棉籽油,李遠航給提的這一大桶,起碼有四五十斤。
談老太也是被唬了一跳,非不要,叫他拿回去,李遠航死活不肯。
陳國棟就幫著把油提進屋裡放著,叫談老太放寬心,這東西不是啥稀罕的。
談老太也是無奈的很。
=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1_b/bjZgD.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