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舅母這個人平日裡是最知書達理的,最在意的就是你這個熙阿姊,至於二房家裡那個,你可以不必理會。」
這說的便是薛嬌嬌了。
「她不過是不想榮華心裡舒服才故意說那些話,也不是針對你。」
安氏牽起阿笙的手,道:「我知道你是有能耐的,但世家大族內需要考量的東西太多了,一族之內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從今往後,我雖然不願你委屈自己,但也希望你做事謹慎一些,你為他們多考量一二,將來你遇事之時,雖不指望他們能幫多少,但至少落進下石的人會少一些。」
安氏的話說得語重心長,阿笙靜靜地聽著,這宅內的為人處事,華清齋不曾教過,但安氏的話卻還是入了阿笙的心裡。
「祖母,我省得了。」
聽聞阿笙這話,安氏拍了拍阿笙的手,復才起身離去。
次日,老夫人親自書信一封往燕城而去。
此後便是半月的等待,這半個月,竇府女眷按照安氏的吩咐,皆閉門在內,甚少外出,外面的閒言碎語一概置之不理。
約半月之後,寧安侯府老夫人薛氏親自登門,為自己的孫子魏徵求娶竇氏長孫竇晨曦。
寧安侯府求親的隊伍占滿整個魚浮巷,一掃此前竇氏被聖上所罰的陰霾。
寧安侯府所給的體面,非一般世族能及,寧安侯夫人親自登門,對竇氏孫女的重視可見一斑。
竇府之內,安氏親自迎接薛氏的到來,「這一次多謝姐姐的解圍。」
薛氏一向心直口快,笑道:「哪裡的話,你教養出來的姑娘錯不了,是我家小子得了寶。」
寧安侯府雖說仍有封爵,但也是兩輩往上的封位了,況且魏徵為次子,不得襲爵,他人如今在邊關,也尚未正式獲封,並未在帝京落府,祖上的尊貴是有的,但對竇氏而言卻算不得什麼鼎好的婚事。
竇氏掌握著央國一半糧脈,朝廷的農務政策都須參考竇氏給的意見,正是鼎盛之時,祖上又有蔭封,若是往常,竇氏的女兒要配也是要配寧安侯長子的。
但薛氏能頂著外面的言論上府提親,已經是極好的情分了。
說話間,傅榮華便帶著竇晨曦上前來請安,也是給薛氏過過眼。
傅榮華是念老夫人這份情的。
安老夫人一向驕傲,何時又向人低過頭,又是在從前姐妹面前。今次為了竇晨曦的婚事,肯去求人,對於老太太而言並不容易。
薛氏見過竇晨曦,頗為滿意,因此兩家便先將這婚事訂下,待到來年魏徵自邊關歸來,便擇日完婚。
待傅榮華母女二人離開後,薛氏方才道:「你書信到的時候,永樂姐姐也在,聽她說,你家丫頭遭這難怕是與他們家有關。」
安氏也猜到了,笙丫頭這些年沒別的事,唯有與裴氏有些牽連。
「她說了,要是五年後笙丫頭這親議不得,她便做主,裴氏兒郎隨笙丫頭挑。」
安氏聞此頗為驚訝,裴老夫人的性子她是知道的,向來說一不二。
但竇氏與裴氏相比,底蘊到底差了,若是阿笙當真嫁了裴氏的人,怕是竇氏回護不到,將來受了委屈也只能自己扛。
因此只道:「她有心了。」
薛氏也知,若是她侯府還好,裴氏的兒郎雖矜貴,但裴氏的風雨一般人根本扛不住,二人便也笑笑就過了。
第八十六章 認可
自寧安侯府提親之後數日,阿笙依舊被禁足在家,她何曾這般被關過,那一畝三寸地當真叫人憋屈。
這日清晨,侍女抱著一個小木箱子來,說是門房遞過來的,阿笙打開一看,裡面有西州航道的消息,還有易瀾山商號的消息,都等著她回應,但因為竇盛康還未解開她的禁足,竟是耽誤了這麼久才送來。
「老夫人……」
阿笙話未問出口,卻想起了外祖母那日的話。
如今她記在竇昇平的名下,傅榮華才是她該請示的對象,如今事事再去找外祖母便是逾舉了。
「大舅母如今在哪?」
「回姑娘,大夫人現下在繁華院裡給曦姑娘選裁衣的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