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辰把自己的釣魚竿提起來,確認上面的蚯蚓已經沒了,重新掛了一條上去:「老爹現在不中,還得是我。」
兩人的學識哪怕沒什麼問題,課業還是很緊張的。
難得休沐日,趙淩就出來夜釣換換心情。
趙辰怕他再走丟了,跟出來一起玩……保護弟弟。
趙淩聽著趙辰說話的口音:「你怎麼現在說話九腔十八調的?」
「嘿!我有這個天賦!天賦知不知道?」趙辰得意。
趙淩想著:你就仗著現在沒外語課吧。
他不吭聲,趙辰倒是兩眼放光,繼續說道:「二姑父說,府城有一些夷人,紅毛綠眼的,賣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象州府城沿江沿海,是大虞的一個對外通商口岸。
當然現在社會生產力很不怎麼樣,外國的技術尤為不行,一般都是拿香料和金銀來換茶葉和絲綢。
交易量不大,大虞並沒有看在眼裡,這個通商口岸就顯得不那麼重要。
趙淩倒是有些興趣:「回頭我們去府城瞧瞧。」
土豆、玉米什麼的不指望,萬一能找到點別的,譬如說辣椒啥的。
現在倒是有胡椒,不過很貴,外面很少能買到,他有一些是太后賞賜的。
花椒便宜一點,但口味主要是麻。
現在辣味的主要來源是茱萸,他不太習慣……好叭,是他現在還太小,扛不住太刺激的味道。
就算是花椒胡椒那些,也都是家裡大人們會吃一點,有時候還煮茶喝。
沒有辣椒,番茄也行。
現在蔬菜品種太少了。
兄弟倆達成一致,背後梓萱他們已經搭好了帳篷。
帳篷的布料採用的是油布,骨架則是處理好的竹子。
竹子是非常優秀的建築材料,質量輕,韌性強。雖然相比其它材料來說不夠耐用,但想在這個時代做出可攜式輕量化,最好造價還低廉的帳篷,趙淩已經想不出別的材料。
八月末,氣溫還不是很低,他們被允許在「野外」露營——田家村的野外。
城裡有宵禁,村子裡可沒有。
田學仁、義、禮、智四兄弟跑過來湊熱鬧。
最小的田學智最是興奮,圍著幾個帳篷鑽進鑽出:「淩表弟,你這幾個帳篷長得還不一樣!」
坐在湖邊的趙淩回頭,看向有一段距離的營地:「對,用了不一樣的工藝,看看保暖效果怎麼樣。」
可惜現在不在京城,不然可以做個水銀溫度計。
其實這種野外露營帳篷需要考慮的有很多,防風、防潮、保暖,以及製作成本和周期,重量、耐用程度等等。
不過他這種就是單純的業餘愛好者,現在行軍用不上這樣的帳篷。
嗯,做好了可以給豆豆寄兩個玩。
到時候他在寄鹹肉、火腿和香腸,就當是鹽了。
不對,他現在可是在象州,可以寄海帶、紫菜、蝦皮、海魚乾!
雖說醃製品吃多了不健康,但在涼州邊陲能夠吃到鹽和肉,還要什麼自行車?
竇榮是不缺這些東西,但他帶的兵可缺得很。
田家村雖然在趙家村隔壁,但地形地貌比趙家村強不少,不僅有更多的良田,而且還有一座比較大的湖泊。
趙家村的那幾條小河小溪完全不能比。
湖大水深,魚就多。
趙辰負責打窩(?),趙淩負責釣。
兄弟倆配合無間,很快就釣到了足夠吃的魚。
三隻貓圍著直接現釣現吃。
家長們覺得就是孩子們鬧著玩,平時讀書已經很辛苦了,難得休沐還是放鬆一點的好。
晚上湖邊燃起了篝火堆,田德耀和趙金娘也溜達了過來。
田德耀笑道:「喲,還沒吃上呢?」
趙辰招呼:「二姑父,過來坐。姑!你要不要砸窯雞?」
窯雞的做法類似叫花雞,現在沒有錫紙,整雞醃製後用荷葉包起來,接著用黏土裹起來,放進堆好的土窯里,點燃土窯後,把土窯砸塌,讓裡面一直長時間燜著。
這樣做出來的雞肉鮮嫩多汁。
趙辰吃過一次之後就愛上了。
可惜窯雞隻能去小湖村或者自家莊子上的時候做一做,平時倒也可以用家裡的烤爐烤雞,但總歸差了那麼一點氛圍感。
趙金娘興致勃勃:「好啊,怎麼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