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趙淩在看自己的屁股,竇榮一張臉漲得通紅,偏偏被趙淩一隻手摁在肩膀上,渾身一點力氣都沒有,只覺得手掌下的皮膚滾燙滾燙的。
趙淩後知後覺竇榮的羞窘,想想人家是個大小伙子了,不再是以前可以一起洗澡的幾歲小孩兒,兩三下給他整理好衣服,重新蓋上被子:「好啦,我就是看看你傷得怎麼樣。」
怪不得以竇榮的身體素質,到現在還躺著呢。
竇榮還是感覺脊椎骨一陣陣酥麻,努力轉移注意力道:「姨母從小習武,還帶兵打過仗。」就算是當了皇后,也沒有落下過武藝。
趙王氏確實有過鍛鍊,如今的力氣不小,也有幾分武藝,但怎麼能跟真正的殺將相提並論。
哪怕是同樣的力氣,姜皇后的用力技巧,也比趙王氏高明到不知道哪裡去。
以前有仗著皇帝恩寵,對皇后的權威進行試探的妃子,直接被皇后一巴掌扇飛的也不是沒有。
在後宮裡,皇后在這些事情上說一不二。
妃子就算是受了委屈受了氣,只要皇后不允許,一個字都別想傳出去。
別說是「立規矩」,就是死了,皇后說一聲病故,難道還能有第二種聲音?
如今的姜皇后是一位強勢,但又非常知道分寸的女子。
她確實很強勢,但又不會讓皇帝感受到威脅。
在顧潥面前,姜皇后就是一位讓他沒有後顧之憂的賢妻良母。
趙淩剛才沒深想,這會兒想著皇后娘娘的出生,那確實是和趙王氏這種養在閨閣的官家小姐不能比。
別說是趙王氏了,皇后娘娘的武力值怕是比余姝還要高。
姜家鎮守的北方邊境,和余家鎮守的西南方向,完全不是一個難度係數。
余姝雖然厲害,但是實戰經驗太少,限於西南地形,基本是小規模接觸戰,不像北方邊境那樣是大規模集團軍作戰。
趙淩可不敢八卦皇后,比起來,他還是更加好奇竇榮的對象:「你到底怎麼跟皇后娘娘說的,怎的惹得她這麼生氣?」
竇榮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說,把腦袋扭向床里側,不好說皇后反對他向趙淩提親,只能說道:「她覺得不合適。」
趙淩就更加好奇了,追問:「你到底看上誰了?怎麼就不合適了?」
以竇榮的家世武功和人品,會被就皇后認為不合適的,難道是,「你看中的是文官家的?」
理論上來說,朝廷想要運作順暢,那最好是文武相合,相互協作。
但實際上,文臣和武將兩大集團一直內鬥嚴重。
有時候還真不是雙方願意斗得跟烏眼雞似的,其中起碼有七分是演的。
要是文武官員之間數代聯姻,形成一個緊密的利益集團,要權有權,要兵有兵,那還有皇帝什麼事情?
文武官員之間相互看不上眼也是有的,但並不是造成歷朝歷代都涇渭分明的根本原因。
就像是尚公主後,駙馬一般都告別真正的權力中心了一樣。
曾經的駙馬也可以大展拳腳,無論是帶兵打仗還是執政一方,但自從有些駙馬大大大展拳腳,仗著自己的子女同樣擁有天家血脈,企圖取而代之後,駙馬就變成了這麼一個只談風月不問世事的角色。
趙淩之前沒這麼猜,是因為竇榮並沒有什麼機會認識文官家族的女子。
難道是跟話本裡頭的那樣,一見鍾情?
畢竟是神都,說不定去個東市逛個街,就能和誰家的姑娘看對眼。
「……嗯。」確實是文官家的。
竇榮重新扭過臉,見趙淩一點都沒往自己身上猜,不由得有些氣悶:「先不提了。這事情我會回去跟爹娘商量。」
兩個男人怎麼了?
姨父姨母就是大驚小怪。
他爹娘見多識廣,肯定能理解。
雖說他爹娘不在神都,但他的婚事,肯定還是得由爹娘出面更加名正言順。
只要他爹娘同意了,姨父姨母也說不出什麼來。
他跟他哥也說過,只是他哥反應淡淡,只說隨他,既不反對,也不支持,顯然不會出面給他提親。
趙淩見他有了主意,想著也不好八卦女方,雖然還是很好奇,到底沒再追問,站起來就跟竇榮道別:「那我先回去了,年後再來看你。」
竇榮一驚:「這麼快就走?」
「嗯。我還得趕回莊上。」今年較往年冷,外面冰天雪地的,路上走不快。
竇榮只能依依不捨地目送他離開。
等竇榮的傷好的差不多了,年也過完了。
竇榮讓趙淩送到五里亭,就沒再讓人繼續往前送:「大冷天的,趕緊回家。你瞧我表哥都沒來送我。」
今天出了太陽,有些化凍,比下雪的時候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