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要是也不願意呢?」趙淩好奇。
趙驊瞧了他一眼:「他既然問你了,就是願意的。太后娘娘要是同意,那你就跟陛下說一聲。」他好歹也是顧潥手下的老人了,還能猜不出顧潥那點心思?
他要是連這點本事都沒有,憑什麼當天子近臣?
「哦~」趙淩準備寫請帖,進突然發現書房裡沒自己坐的位置。
趙驊看他在書房裡轉圈:「怎麼了?」
「沒,想寫請帖……我們的桌子都搬去大書房了。」他還一直記著他爹在這裡給他們幾個輔導功課,保底每晚罵一個。
「不是,你們當時才多大一點?用的桌子都矮。現在擺在大書房裡的都是後來重新做的。請帖別急著寫,帖子還沒做好。」趙驊說著說著,突然想起來了,問趙淩,「你說我們把書房拆了,蓋個小琉璃宮怎麼樣?反正現在這書房基本也不怎麼用。」
趙淩驚訝,隨即用一種微妙的眼神看向他爹:「你想用來種花?」
「沒,種菜。你娘前兩天在說,等你們把婚事都辦完了,就把演武場蓋上小琉璃宮,用來種菜。我想著大壯和你兄弟的孩子們很快就要長大,得有個活動的地方,還是把演武場留著。你娘她們平時練練也方便。」
嘶,他想像了一下家裡小蘿蔔頭滿地滾的樣子,頭疼。
算了,不去想。
「種菜蓋在正屋這一塊?廚房天天過來這邊摘菜啊?還是看看廚房邊上有沒有什麼空地吧。」
趙驊想想也是。
父子兩人從書房出來,去叫了趙王氏,一起走到廚房去看。
家裡除了趙淩之外,趙驊和趙王氏基本都不會到廚房去。
廚房這裡的空地是不少,但都用來殺雞宰鴨擇菜洗菜劈柴,甚至是洗衣服,沒什麼空閒的地方。
三個人又去新宅那邊,發現新宅那邊的廚房邊上倒是能擠出一間屋的空地。
主要是新宅這邊廚房基本就是趙淩的小灶,哪怕是給下人加個餐,也都是做一些簡單的飯食,主要的地盤還是常娘子用來研究菜譜的,不像老宅那邊的大廚房需要那麼大地方,旁邊常娘子種了一點蔥蒜。
常大力過來,直接拿了尺子量好尺寸。
趙淩拿了本子把用工用料快速算了出來。
趙王氏就拿著單子,想讓人去聯繫匠人,一想又把單子遞還給趙淩:「喏,你拿去弄。」
琉璃現在確實不太緊俏,可要是去東市那邊的琉璃鋪子正經排隊等,得排到來年夏秋。
趙淩接過單子:「好。」
趙淩感覺事情越來越多,見常禾在身邊,讓常禾自己當秘書。
常禾這次考中了秀才已經拼盡全力,完全不想再努力了,按照他的想法就是待在廚房裡,專心研究菜譜,或者跟隨趙淩行走各地,嘗試各種不同的美食和食材,創造新的菜譜。
他是一點都沒有自己獨立出去的想法。
常家其他人也不反對,還覺得常禾作為趙淩的奶兄,就該這麼跟著趙淩。
常禾從小就被趙淩指揮著幹這干那,對給趙淩打下手適應良好,還搞不明白為啥自己不讀書了,還長了月例。
趙淩是按照師爺的月例給的,好歹一個秀才,也是有家室的人了,手頭總得攢點錢,置辦點家業。
趙淩第二天要提早進宮見太后,自己一早就騎著大毛走了。
趙婉蓉起不了那麼早,還是跟趙驊和趙辰一起。
太后歲數大了,起的早。
趙淩到的時候,太后都已經起了有一會兒了,早膳都用完了。
趙淩陪著她一起遛彎消食,一邊把事情說了。
太后有些意外,又不太意外,笑著看他:「可從來沒有過讀書人讓婦人賜字的,你可想到後果?」
趙淩歪頭想了想:「後果是指那群言官?他們本來就會雞蛋裡挑骨頭,隨他們去。」
他一個七歲就遭彈劾的人,怎麼也是彈劾界資深人士,完全不虛。
至於文人相輕什麼的,他不在乎。
一群慫貨也只敢在背後逼逼,有種舞到他跟前來,怕不是要被顧潥打死。
敢質疑皇帝的親媽,想啥呢?
「哈哈哈。」太后頗有些豪邁地大笑,「好!」
既然太后娘娘答應了下來,趙淩就趕緊去上班。
從長樂宮到翰林院,哪怕騎驢子都要好長一段路。
這段路大毛沒走過,對趙淩不太信任,走得有些猶豫。
他到御書房的時候,田公公已經到了,等候著開小朝會的大臣們正魚貫而入。
趙淩趕緊跟在後面,混入其中。
最近正值秋收,朝中基本就是在統計各地的糧食產量,各種稅收,以及接下來的徭役等等的問題。
趙淩看著這些數據,琢磨著做成表格更加直觀一點,只是想想全國上下的這些數據得多少,就腦殼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