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戰場的顧雲琰比誰都明白,繼續打下去只會損失更慘重,西陵大軍太兇猛,比父親沒戰死之前還要兇猛十倍。
他甚至懷疑,他們是不是因為知道父親已死,所以傾一國之力,想要徹底覆滅齊國。
所以當皇帝聖旨傳到邊關,願意派使臣跟西陵軍談和時,顧雲琰心裡生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對方不會願意和談的。
他們想要的是齊國疆土,是對齊國的統治權,他們想徹底顛覆齊國江山。
可他又料錯了。
談和談了半個月,對方提出三座城池不歸還,要求齊國出一個為質的公主,另外再加一千萬兩白銀,就同意停戰。
這個要求不算低。
但是以當時的處境來說,也不算太過分。
若繼續打下去,齊國損失的絕不僅僅是一千萬兩白銀和三座城池,更不可能僅僅是一個公主。
所以先帝答應了。
書房裡似是一片死寂般的安靜。
顧雲琰抬手捂著眼睛,那種無法言喻的痛苦從喉嚨溢出來。
那一年他十九歲,而七公主晏寶璃十三歲。
他說:「我會等你回來,不管什麼時候,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只要你活著……璃兒,我只要你活著。」
說這句話時,他是真心的。
他的愧疚自責,心裡對十三歲小公主的不忍和心疼,都在那雙發紅的眼睛裡顯露無疑。
可是七年能改變很多事情,也能讓愧疚和心疼轉淡。
當探子一年半載帶回西陵的消息,說七公主在西陵過得很不好,被權貴當成戰利品羞辱玩弄,甚至用各種手段折磨時,顧雲琰起初只想逃避,想逃開這種被束縛的愧疚和心虛。
可後來聽得多了,麻木了。
當有人在他耳邊說,公主享受子民供奉,在國家危難之際,理該為國家出一份力時,他竟覺得那麼在理。
當有人寬慰他說,七公主為質的罪魁禍首是西陵皇族時,他心頭有種掙脫束縛的輕鬆,好像一直困著他的那種愧疚正在慢慢消失。
當有人勸他不必守著七公主,說她已是不潔之身,而且不可能有機會回來時,顧雲琰竟然真的開始考慮對方的建議。
七年時間很漫長。
漫長到他漸漸都快忘了她的存在。
漫長到新帝都以為她回不來了,幾番思索之後,給他和晏寶瑜賜了婚,並承諾等到晏九黎的死訊傳來。
可七年之後她突然回來了。
顧雲琰還清清楚楚記得那一刻,聽到晏九黎要回來的消息,他整個人呆滯住了,在書房坐了整整一夜,思索著該怎麼辦。
叔父散布滿城流言蜚語,告訴皇城臣民,七公主早已是不潔之身,她配不上武陽侯。=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