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鷹轉念一想,又折返回去,再次來到米線窗口前。
那大娘面無表情地坐在窗口裡面玩手機。餘光瞥見窗口外又來了人,她非常驚訝:今天這是怎麼了??這麼多人買米線?
她還指望把賣不掉的米線晚上帶回家,一大家子人一起享用呢。
儘管大娘已經抬起了頭,望向林鷹的方向,他還是很有禮貌地敲了敲窗口:「大娘,請問這是川省西部特產的回味椒嗎?」
林鷹明顯注意到,大娘在聽見「回味椒」三個字時,眼睛忽然睜大了一圈。她用濃重的口音回問林鷹:「你從哪兒聽說回味椒的?」
林鷹沒有完全聽懂她的口音,卻也能猜到那大娘為什麼忽然激動了。
「這也是我幾年前在網上看到的一種特別的辣椒種類。入口無味,越吃越有味。但是這種辣椒對生長環境要求極為苛刻,只在川省西部特定海拔的區域生長。我一直想嘗試這種辣椒,可是根本不到機會。我爸媽寧願帶我去呆梨國玩,吃那些實際上並不怎麼樣的披薩、意面。我更喜歡吃的這些所謂的『偏門』食品。真的,沒想到能在自己學校嘗到回味椒的味道,我簡直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正如林鷹所猜測的那樣,大娘來自川省西部某個小村子。莊裡的人依靠種植經濟作物為生,包括被視為「稀有物種」的植物,出了這個村子鮮有人吃的回味椒便是其中之一。
早年間,就像不少農村家庭一樣,男人外出打工,女人留守家鄉。
和10班的黃瑩瑩有些類似的是,大娘家意外賺了一筆天降橫財,一大家子人旋即財富自由。
和躺平的黃瑩瑩家不同,大娘夫婦都是閒不住的人。有錢了,大爺托人找了一個商場停車處收費員的工作。坐在崗亭里,夏有空調,冬有暖氣,只要負責在汽車出入時查看他們的購物小票,收收費,然後,物理意義上的「抬抬槓」。
大娘在家鄉時就是村裡有名的廚娘,手藝了得,一家老小都愛吃她做的飯。但是,當她滿懷希望地去工廠食堂這樣的地方應聘工作,發現她的拿手好菜卻並沒有受到工人們的青睞。
甚至有工人還投訴說:「最近食堂的飯菜不對頭,是不是廚房衛生條件不好?吃完了一頓口乾舌燥,第二天還會屁//股疼。」
就這樣,大娘輾轉了多家工作單位,終於在三中找到了相對穩定的一席之地。
三中這樣一個單位,教師食堂空餘窗口多,大娘自己一個人在裡面做飯,不會打擾到任何人。大娘甚至是倒貼錢找這份工作的,出了好幾萬塊的贊助費。
每個月拿著少得可憐的基礎工資,還按照賣出食品的分量拿提成。當然,用腳趾頭想也知道,大娘這些年每天中午出攤,三年下來,拿到的提成還不到一百塊。
至於大娘每個月拿的死工資,能不能把贊助費的錢賺回來?這就更不得而知了。不過,人家大娘心態好,在學校里看著孩子們打打鬧鬧,就覺得特別開心。反正都財務自由了,她也不用在乎什麼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