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菜大幅漲價,學校從我們這些未成年學生手裡賺那麼多,不覺得丟臉嗎?」一個女生在體育課上和外班的朋友抱怨。
「貴也就算了,問題還難吃。我在想,要不要和我爸說,今後讓我偷偷帶飯來學校。中午不去食堂,要是擔心給班級扣分,就躲盥洗室里吃。難受是難受點,至少不用吃食堂里那些黃了的蔬菜。」另一個同學附和道。
「再觀望一下吧,也許開學第一個星期,供應商還沒上班,要是下個星期還這樣,我們就寫信投訴!」有人提出建議。
許多人走上社會後,第一個改掉的就是這樣的學生思維。學生年輕、有熱血不假,可許多學生還以為,這世界上的人都是一心向善的。於是,不到迫不得已,他們不會舉報、投訴、為難他人。
殊不知,一味忍讓、等著利益相關方良心發現,對於解決問題毫無裨益。
高松然是教師群體中最早了解到學生食堂變了樣的人之一。
報到當天下午,他便發現班裡同學沒有上午那麼精神,一個個還愁眉苦臉的。不過,當時的他沒有多想,只猜測孩子們因為捨不得高三的最後一個暑假就這麼過去了,或者因為對即將到來的緊張的高三生活感到些許恐懼。
第二天中午飯點,他發現,一早來學校時還活蹦亂跳的李運鴻居然沒有下樓吃飯。這孩子,以往都是一下課就狼奔豕突一般沖向食堂的「先鋒軍」呀!
高松然覺得這事不簡單。他以為,李運鴻因為放假期間成功減肥十斤,開學後也想保持好身材,所以才省午飯的。
所以,高松然第一反應還想上去教育一下李運鴻,飯還是得按時吃。
李運鴻倒也不瞞著他,對高松然解釋道:一方面,比起之前高一不需要爬樓梯、高二在三樓,如今吃個飯都要上下五樓,麻煩多了,對他這接近二百斤的體重——沒錯,如今是大寫加粗的「接近」二百斤,實在是一種挑戰。
另一方面,李運鴻不滿地嘟囔道:「一個暑假不見,學校食堂飯菜質量下降了那麼多,工作人員的態度也比之前差了許多。」
昨天報到,午飯時吃了一堆醋泡骨頭渣,李運鴻再也不想去食堂重蹈覆轍了。
報到當日放學時間早,他便拽著好哥們孫志亮去了醫院,憑藉無師自通又磨練多年的撒謊技巧,假裝在學校下樓梯時崴了腳,成功騙到一張假條。
至於兩天後片子拍出來的結果顯示沒有真的受傷,他也無暇顧及——反正假條已經到手了!
高松然看著李運鴻理直氣壯的模樣,又好氣又好笑:「那你中午就不吃飯了?中午不吃飯,下午上課都要打擺子。高三了,可不能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