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揉了揉額頭,差點忘了,還有流程沒走。
精製麻藥,再加倍,隔音符,十張。
林清引直接把隔音符的靈石付給榆木,還多給了他一點跑腿費,榆木詫異,一向摳門的林師兄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大方了?
送走榆木,林清引回灶房繼續做飯。
黑乎乎的鹹菜羹盛出來了,晾在一邊。
林清引蹲在灶台陰影下,開始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辦。
首先,他不能再把二師兄牽扯進來。
黑紅色的火焰瞬間吞沒熟悉的身影,那個場面他短時間內都忘不了,要讓他情緒穩定、像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繼續和楊青琮商量安全脫手計劃,他做不到。
他甚至拿不起相思鏡,不敢見他一面。
林清引揉了揉臉,強迫自己從低落的情緒中抽離出來,他必須冷靜,理性地分析利弊,自己獨立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辦。
其實,這兩次失敗的經歷,也不是全然無用的。
他知道了兩條可以安全通過護山大陣的路,不需要經過照妖鏡,就能把將宇送出去。
只是這兩條路都有自己的弊端——水路,需要潛到河底,潛水過程中,將宇會喝到水,水能衝散蒙汗藥的作用,讓他清醒過來,而在那種情況下醒來,將宇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有人要害他,不假思索就放出修羅火來消滅對方。
如果有避水珠一類的法寶,給將宇帶上,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但林清引沒有避水珠,清風劍宗這種簡樸的宗門也沒有這樣高端的貨源。
楊青琮可能有,可是短時間內,林清引都不想找他了,他已經決定把二師兄摘出來,所以,水路這條出路,放棄!
剩下就是山陰小道。
山陰小道的問題在於容易被人覺察,戴著席帽,大張旗鼓地過去,很有可能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但在第一次失敗的經歷中,楊青琮對他說,這些小事上面不管,潛台詞就是這些小事其實只會上報到楊青琮那裡,所以楊青琮知道,他壓下來了,至於趙副掌門獲得信息的來源,並不是抬棺人或附近雜役的匯報,而是紫函的聽牆角,這一點,只要在院子周圍貼上隔音符就好,在第二次的失敗經歷中,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也就是說,山陰小道這條出路,可以走通,而且不需要依賴任何人。
只有一點,選擇山陰小道,就要適應抬棺人的時間,明日午時正刻就得把人送出去,「親自照顧將宇10天」的長線任務就完不成了。
參考上一次暗室長線任務的獎勵,這一次獎勵肯定也相當豐厚,說不定積分有十萬之巨。
他捨不得這積分。
這也是他本能忽略山陰小道這條出路的原因。
但是仔細想想,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永絕後患地把危險分子將宇送走,讓他和他那隨時有可能爆發的修羅火一起打包滾得遠遠的,這才是他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