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話本翻過一頁,張月盈不以為意道:「不是還沒都回來嗎?等人齊了,再一道見。」
杜鵑明白自家姑娘這是想偷懶,繼續接口:「宮裡又送了些人,將剩下的都補齊了。」
張月盈「啪」地將話本砸在了案几上,長吁口氣。
這下好了,躲不了了。
真是煩死了。
第46章 立規矩自個兒賺不到錢,倒惦記起我的……
晚間沒有落雨,夕時時分,浣花閣的檐下便點亮了一盞羊角宮燈。
張月盈先見過了長吏,長吏姓宋,快五十歲,人有些蒼老,聽說在舉業上蹉跎了好些歲月,四十歲才中了同進士,又在清水衙門裡熬過了許多年才被分到襄王府。襄王府的其他屬官均以他為首,有了事業滋潤,宋長吏精神百倍,難怪接連好幾日跑來催促張月盈。
張月盈思量片刻,便定下了能讓她一勞永逸的方針——
見其他人之前,首先要給這位長吏立好規矩。
「這位便是宋長吏吧。」張月盈捧著杯盞,坐在正堂的太師椅上,頗為和氣。
「微臣便是。」宋長吏姿態恭瑾,心想總算沒有白費他的一番苦心,王妃終於肯理事了。
誰料張月盈再開口,卻讓他愣了一愣。
「按道理宋長吏年紀是我的三倍,我和殿下瞧著似乎該尊你為長輩。」張月盈話里將宋長吏捧得高高的,繼而換了語氣,「可殿下應當對你早另有交代吧?你可還記得?」
宋長吏的臉色有些難看,給王爺和王妃當長輩,他就算有九條命都不夠,忽而恍然想起沈鴻影的吩咐。都怪他終於得了實職,一時只想大幹特干一場,卻忘了長吏僅是輔佐之職,一切都還得王府真正當家人的意志為先,過了線,險些惹了王妃不悅。
能被選到王府,宋長吏當然不是全然不知變通之輩,一陣發窘後,道:「殿下吩咐過一切以您的想法為先,諸事皆聽憑您的裁決。」
「等等。」張月盈悍然打斷他,「嫁進府的第一日,我便令小路子給長吏你傳過話,若凡事一一聽我裁決,索性將一日都耗費進去算了。理事者,當放者放,當收者收。」
宋長吏琢磨著張月盈話里的意思,是不打算大包大攬,只預備抓住緊要的,只要權責分明即可,自個兒在王府還是很有前景。
張月盈將宋長吏的反應看在眼裡,再次柔了語氣:「長吏進士出身,見識不凡,又在算帳方面頗有幾分能為,王府分到的皇莊店鋪都還要你費心看著,府里的幕僚也要請你多留意擔待。我與殿下均非閉耳塞聽之輩,聽聞你家中幼子已然開蒙,日後在讀書上若有天分,就算長青書院和國子監夠不上,旁的地方還是能進的。」
打一棍再給個甜棗,是上至朝堂下到內宅管事的通用套路,簡單但有效。宋長吏所求,一為施展自身才智,二為惠及子孫後代。這兩樣都考慮到了,張月盈便多了個替自己管事的打工人,平日裡也就能放心躺著,搗鼓搗鼓自己的私活。
「謝王妃賞識,微臣必然會竭盡全力將府中瑣務料理清楚。」宋長吏如是道。
張月盈頷首,瞥了眼旁邊的更漏,讓宋長吏把全府上下的管事都叫來,花了半個時辰定了規矩。下人們日後凡有事便找管事拿主意,管事拿不準的,內院找鷓鴣和杜鵑,外院找宋長吏。如真有事要向她稟告的,只有每日酉時的前半個時辰能到浣花閣,其餘時候概不理會。
這麼雷厲風行的一通分派下去,下人各自散去,浣花閣中終於清淨不少。
前院侍奉的內侍來傳話,沈鴻影今晚要去赴翰林院學士諸葛惇的飯局,張月盈點了一個暖鍋,主僕三人在屋裡吃了頓熱乎的,想吃什麼菜就往鍋里加。飯後,趁著今日給闔府立規矩剩下的勁兒,將厚厚的三本嫁妝單子拿出來,再盤點一二。
數錢什麼的最令人身心舒暢了。
「揚州五間商行和二十家鋪面,蘇州城外的五百畝上等水田……東山田莊,還有京城甜水巷五進宅院一間。」
點了許久,方才點完。
張月盈放下冊子,站起來,伸一個懶腰,指著冊子上的最後一行:「好容易從叔父那裡誆來的宅子可不能荒廢了,明日讓春雨來一趟王府,我有事情找她。」
次日,杜鵑便去了玉顏齋,東大街尚未解封,家家鋪門緊閉,玉顏齋亦不例外。春雨便住在玉顏齋的後院裡,從後門虛了條縫放了杜鵑進去。=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7_b/bjZcw.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