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閣,建於一座山上。
蘇挽煙一開始還以為是假山,但走近一看,並不是。
這山是實打實的從地面聳立而起,像是占滿了整個後院,蘇挽煙不知何時就已經走在山中。
後院中的那些曲幽小徑,像都是依著這座山的紋路所設。
攀上山間,還能看到山腰設有涼亭,再往上爬,便是一座藏書閣。
藏書閣四周建有白玉石欄,地平廣闊,足能容下數百人,站在閣前的倚著圍欄往下看,竟能觀全府之景。
眼前一幕不由讓蘇挽煙啞然失聲,原來從府邸前院到主院,不過是王府的冰山一角,光是站在這頂峰處數了數,便有十八座頂宇,而且每一座都是獨立的院子。
除了前院的主堂外,後院就屬於主院最宏偉壯觀。
而這,還只是蘇挽煙所見到的一面,繞到藏書閣後門再看,又有頂宇二十餘。
蘇挽煙一時有些不太明白了:「這哪來的地方?」
從王府的前門看,這府邸雖不是建在鬧市中,但府前的街道也屬熱鬧,既是在城中,那這些地方都是哪來的?
秋葉笑道:「娘娘有所不知,這王府本就環山而建,山中有天然而成的湖,泊,還有溪流,後院不同規格的獨院約有三十六座,其餘的便是佛廟,經閣,觀星台與觀賞亭等。」
蘇挽煙倚在石欄上,微風迎面拂開,她輕托著下巴嘀咕:「真奢侈。」
有道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她每天往返前院都沒察覺這個府邸居然會這麼大。
蘇挽煙又好奇:「這府邸,應該挺出名的對不對?」
這麼大的府邸肯定不是新建的,她猜測應該是大晉之前的朝代或者是更久的歷史朝代留下來的。
果然,念頭剛落,秋葉便解釋道:「聽說這是慶朝元年興建,是襄周親王的親王府。」
慶朝,與大晉朝隔了足有五朝,至今約有四五百年的歷史。
那這府邸後面應該也是有翻修過的,蘇挽煙突然好奇,這府邸也是余南卿向太皇太后要的?
因為這種府邸肯定都是被朝廷記錄在冊,為皇家所用。
那這府邸上一任的家主是誰?
蘇挽煙來了精神,這不是就在藏書閣嗎?
她三步並作兩步,上前把藏書閣的門打開。
只見,整座藏書閣猶如象塔一般環旋而上,閣頂雕刻著龍頭,龍頭周圍環繞十二星宿,外圍又刻有星象。
整個藏書閣的牆壁上,安置的全都是玉簡。
第439章 發現密室
不錯,是玉簡,一眼望去全是潤白的玉石。
蘇挽煙震驚得無以加復,她上前拿起一卷,厚重的手感讓她不敢掉以輕心。
「不對啊。」蘇挽煙疑惑。
難道太皇太后不知道這座府邸的價值?
若是知道,她怎麼可能將這府邸賜給余南卿?
那元和帝呢?
不知道這些玉簡裡面有沒有記載這些東西。
每一格每一層的玉簡都做了分類,但玉簡中記載的很多都不是什麼大事,其中有作者的所見所聞,有描寫其他地方風土人情的散集。
還有對去過的一些地方的景色撰寫,類似蘇挽煙看過的山河志。
而這其中,唯一讓蘇挽煙覺得真正有珍品價值的,是那一整套精山藥草卷,顧名思義,裡面記錄的都是與藥草有關的知識,其中還附有藥草的圖案。
不過卷上刻的那些藥草,好像也不是因為作者懂醫理才刻下的,似乎是從別的書籍上抄錄的。
收藏玉簡的人……或者說做出這些玉簡的人,似乎只是因為喜歡把東西刻在玉簡上,而非因為這些資料有多珍貴。
而這裡,也沒有歷朝歷代的資料,關於大晉或者別國的史書完全找不到,蘇挽煙推測,這個人大概不太喜歡政治一類的東西。
時間太短,蘇挽煙也找不到什麼好看的玉簡,翻來翻去都不是她感興趣的。
她不免有些惋惜,玉簡能把資料保存很長時間,而主張把事情記在玉簡上的人,竟然記的都是一些無聊的事。
不過,還是讓蘇挽煙找到了可看的,她收了幾卷遊記,想拿回主院慢慢看。
突然,她拿開玉簡的時候,發現書架上竟放著個小擺件。
小擺件不算隱秘,就放在玉簡裡層,是個人形擺件,手持長劍,青衣墨發,頭戴斗笠,文人墨客的模樣。
蘇挽煙好奇怪,哪有人會把擺件放在角落裡,她伸手拿了拿,沒拿起來。
是黏住的?
「娘娘,您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