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話,康熙來了。
康熙一見胤禛在這邊,就笑道:「朕就知道你會到這兒來。」
胤禛見汗阿瑪還笑得出來,心情沒受什麼影響,便猜測三哥應該沒多大事兒。
康熙的確沒把胤祉怎麼樣,這小子跟老八一樣,就是愛在沒用的事兒上瞎琢磨。但老三比老八好的一點在於,這人膽小,干不出太出格的事兒,從小到大做的最出格的事兒大概就是在敏妃的喪期剃頭了。
康熙每每想起那件事,都一肚子氣。至於老三為何要膈應老十三,他也沒認真追究過,只猜測是和廢太子有關。
但為了膈應別人,把自己搭進去這種事,但凡有點手段有點腦子的都干不出來。
剛才在澹寧居,康熙見老三嚇得臉都白了,也不忍心再說他,言簡意賅地解釋說,上回去圓明園,並非老四邀請,而是他自個兒想去。
胤祉聽完,自責不已,還說要給四弟道歉。
康熙一陣無語,「這事兒人家老四都不知情,過了就是過了,你越是這樣,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此地無銀三百兩呢。」這麼簡單的道理,竟然還要給個快四十歲的兒子掰開了揉碎了講,老父親十分心累。
胤祉這下才終於明白過來,懊惱的臉色白一陣紅一陣。
康熙便說這事兒翻篇兒了,打發他回去,以後多把心思用在修書上。
這要換作聰明的,大概就明白自己和大位無緣了,但老三大概是沒這個自覺的,康熙就希望他身邊的人能早些點醒他。
康熙心情並不算太差,畢竟早就見識過老三在某些方面的不靈光。他來鏡峰這邊,只是想試探下老四對此事的反應。
胤禛心裡萬分好奇汗阿瑪和三哥說自己什麼了,但他卻一個字都沒問。只道:「兒臣擔心孩子們在暢春園不聽話,就留下看看他們。」
雲安好奇地看看皇瑪法,又看看阿瑪,好像發生了什麼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但聽到阿瑪說孩子們不聽話,立刻嚷嚷起來,「安安最聽話啦!」
「就是,你就會瞎操心。」康熙笑道:「我們小雲安最聽話,弘曆、弘晝也很不錯,只是倆孩子騎射學得稍微慢了些,你二……」他本想拿胤礽舉例,話到嘴邊又不想提那倒霉孩子,改成了「你三哥六七歲已經能跟著朕去行圍了,弘曆、弘晝現在還不會騎馬,弘晝更是連固定的靶子都射不中。」
胤禛忙道:「是兒臣失職,沒有教導好兩個孩子。」
「朕已安排了胤禧教弘曆、弘晝。」康熙說著笑起來,「你家那倆小子,比你小時候會來事,倆人對著胤禧一口一個『師父』,人家胤禧自然是要傾囊相授了。」胤禧生在康熙五十年正月,比弘曆大八個月,弘曆卻知道要對師父恭敬,捧得小胤禧得意的不行,對倆徒弟格外有耐心。=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