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思來想去,讓人傳胤禛過來。
「你這人真是,有什麼話自己來說就是,還派兒子打頭陣。」康熙見了胤禛就哼道。
胤禛一臉懵,「兒臣愚鈍,不明白汗阿瑪的意思。」
「不是你讓弘曆在朕這哭鬧,要讓朕提前回京的?」康熙說著忍不住笑起來,「該讓弘晝來,弘曆平日太乖了,哪兒像會為這事兒哭鬧的?」
胤禛見汗阿瑪似乎挺高興,先是鬆口氣,但還是如實道:「並非兒臣讓弘曆來的。」
康熙:「……」
問過胤禛,康熙這才知道是自己誤會了。從頭到尾都是弘曆一個人的主意。
「這孩子……」胤禛也沒想到自家這小崽子這麼有主意,一時心情有些複雜,孩子雖然是好心,卻不該在皇上跟前耍心眼,他於是起身道:「兒臣替弘曆請罪……」
康熙忙抬手讓他坐下,「哪兒來的罪啊?弘曆這孩子一片孝心,不僅孝順朕這個皇瑪法,還將錯就錯,想把功勞讓給你這個阿瑪。你小子好福氣,生了個這麼好的兒子。」
胤禛:「……」
「汗阿瑪,要不咱們就早些回去吧,一來您這足疾需要調養,二來太后也有些精神不濟。若等天氣徹底冷下來再回,路上容易受風寒。」
「對外就說你兒子鬧著要回京?」康熙問。
「這也是人之常情,弘曆、弘晝畢竟是頭一回隨駕。」胤禛嘴上這麼說,其實心裡叫苦,這樣一來,有些人更要誤會自家孩子受寵了。從而以為汗阿瑪動了立自己為太子的心思,上來攀附。自己不怕這些人,是怕汗阿瑪看到這樣的景象,生出疑心。
可自家兒子先想出這麼個主意,且汗阿瑪瞧著還挺滿意,胤禛也只能順著說。
最終,康熙還是決定提前回京,理由就是這次隨駕的小皇孫年紀太小,在外面時間長了不免想家。
小皇孫里包括弘明,這算是在保護弘曆、弘晝,更是保護胤禛。胤禛得知汗阿瑪的理由後,心下萬分感動。可這事兒他也只能自己偷著樂,連給福晉的信里都沒敢提。
蒙古王公們也都見識了康熙對三個小皇孫的喜愛,倒沒怎麼懷疑這說法。
而對於其他皇子來說,除了胤禩,其他人也沒想太多。只是感嘆胤禛和胤禎家的這幾個孩子是真得寵。
太后知道要提前回京也很高興,她雖然不用做什麼,大部分時候都在行宮待著。但時不時有蒙古的女眷來請安,老人家每日見這些客人也怪累的。
唯一仔細琢磨此事的人就是胤禩,他自然察覺汗阿瑪的變化,出門走路、騎馬的時候越來越少,從前汗阿瑪可是最喜歡散步的。可見汗阿瑪的足疾根本不是對外說的那樣輕。
什麼皇孫想家,或許只是個藉口。
胤禩於是去找三個小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