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性格活潑開朗,成績有些普通,沒想到中考時走了狗屎運,蒙對不少題,拿到史無前例的高分,成功考進重點高中。
再然後,她和年級第一的大學霸從互相嫌棄到相知相戀,最後雙雙考上心儀的大學——校園言情文基本都這麼個劇情,唯一不同的是結局,她的學霸男友宋逢山沒有出人頭地的念頭,大學畢業後,他回到老家人丁稀少的學校里教書。
秋林這個戀愛腦也跟隨男友進了大山支教,這一去,過得都是苦日子,偏偏她樂在其中。
她的「樂」不為愛情,為的是蒙昧孩童學會知識後眼中綻放的光芒,為的是破舊學校里的貧困學生慢慢增加,為的是她親手教出的孩子一個個飛出大山,改變貧瘠匱乏的人生。
秋林在教書育人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她還做到了男友做不到的事,通過多方捐助,秋林在貧困山區建立希望小學,招募教師,成為月薪4千的校長。
她扇動自己的翅膀,為山區帶去知識,國家帶來許多人才。
智者阿斯的祖先,就是她的學生。
這是秋林原本的命運,從青春校園文女主變成鄉村教育文的主角。
可在ta的干涉下,秋林的主角人生發生巨變。她不再開朗活潑,幸運也不再眷顧她,這一次,秋林只考上普通的高中。
最重要的是,她即將跳樓自殺。
仔細翻看系統的記錄,凌淨還發現她秋林與父母的相處並不親近,相反,還很有些小心翼翼。
秋爸秋媽待她如珠如寶,她卻不敢將自己在學校里被小混混勒索、被人排擠、被人霸凌的事告訴父母,只一個人默默承受。明明秋林的父母善解人意,尊重女兒,只希望女兒健康快樂,從不給她學習壓力,她還是因為成績下降選擇在學校跳樓自殺。
秋林人生的拐點是什麼?
是她的奶奶。
她原本的命運中,秋老太在她剛出生沒多久就因車禍去世,爸媽工作忙碌,她是跟林外婆長大的。
林外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鬆弛感十足,她思想開明,女兒早戀她都沒生氣,反倒是樂呵呵的接受,她認為少年人的感情本就充沛,家長沒必要棒打鴛鴦,越打只會越「深情」,倒不如任其發展,說不定哪天就淡了。
整個過程林外婆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給女兒科普生理知識,讓她注意別和男友「情難自禁」,年紀小做這種事對身體不好。
林外婆的冷靜,也讓秋媽的戀愛腦保持清醒,從初中到高中,她與秋爸從未逾矩。
像林外婆這樣的人帶出來的孩子,怎麼會不開朗不活潑。
只是ta讓命運轉了個彎,秋老太躲過車禍,活了下來。奶奶健在,這種帶孩子的辛苦活秋爸不好意思麻煩岳母。
這位秋老太可是個厲害角色。
從表面上看,她把孫女帶的很好,連保姆都用不大上,保姆每天煮好飯洗好衣服就能下班。加上秋奶奶和秋媽之間的婆媳關係又融洽,秋家的家庭氛圍一直很和諧。
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並不是。
事實上秋老太一直對兒媳心有不滿,覺得如果不是她在初中時候勾引了兒子,以寶貝兒子的智商肯定能上名牌大學,比如京大——這絕對是親媽濾鏡開的太大,他家往上數十八代都沒出過一個進士,秋爸想上京大,祖墳冒青煙都不夠,得燒成一座火山才行
後來秋林出生,一是計劃生育,二是秋爸秋媽為了給女兒一份完整的愛,不想生二胎。這下可好,重男輕女的秋老太心裡那股子不滿意就更厲害了,自家兒子掙下的家業怎麼可以給一個丫頭片子,那不都打水漂了,早晚便宜別人家的兒子!
可不滿歸不滿,秋老太還是有智慧的。她知道兒子對秋林很在乎,所以她面上總是一副疼愛秋林的樣子,藉口兒子兒媳要忙事業,自告奮勇來幫忙照顧寶貝孫女。
秋林小的時候,秋爸怕老媽照顧不過來,請的是住家保姆,有外人在秋老太不會做什麼。可等秋林長大了一些,保姆不住家後,秋老太的陰損手段就毫無顧忌地使用在親孫女身上。
她不會用打罵這種容易讓兒子兒媳看出來的低級招數,而是從根本上打擊小秋林自尊與自信。
「你怎麼這麼沒用啊,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
「女孩子要乖,別總是打擾爸爸媽媽。」
「你看看你,長得不好看,數個數也不會,你長大還會做什麼?你爸爸這麼聰明,你怎麼一點兒都不像你爸!」
「你小小年紀還敢打架,長大後就是混混料子,你爸媽怎麼辛苦,你就是這麼報答他們的?能不能文靜一點,乖一點?」
「女孩兒就是沒用,你爸爸媽媽應該再生個弟弟,老了才有依靠,你也能更輕鬆一點。」
「女孩子長大後要嫁到別人家,你又這麼沒用,你爸媽老了以後靠誰?」
……
再怎麼開朗活潑的孩子,都承受不了親奶奶從小這樣洗腦貶低。小孩哪懂大人綿里藏針的惡毒,奶奶對秋林說的那些話,她不敢告訴任何人,即便感覺出奶奶不喜歡自己,她也將原因歸咎於自己不討人喜歡。
沒有任何人發現,秋林已經有了嚴重的心理疾病,她打心眼裡覺得自己是個沒用的孩子。:
她的文靜乖巧,秋爸秋媽也只以為女兒天性如此,兩人並不清楚秋老太的真面目,一直都拿她當好母親好婆婆。
在秋老太的常年洗腦下,遇上問題秋林從來不敢麻煩父母,生怕會打擾父母,她想要做好每一件事,來報答父母的恩情。可她真的不擅長學習,她已經很努力了,成績卻始終沒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