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先生:啊?
那小子怎麽老是干出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難怪太子殿下能和他們景哥兒玩到一起,都是讓人琢磨不透的性子。
公孫先生搖搖頭,放下懷裡的小報說道,「景哥兒要怎麽寫?也寫太子殿下天資卓越足以點為榜首,閱卷官們為了不占用科舉考生的名額才特意把他放在最後一名的?」
展昭頓了一下,歪歪腦袋,「太子殿下?」
這和太子殿下有什麽關係?小報上寫的不是少年省元蘇子安和與侄爭鋒的章子厚嗎?
包拯已經聽出發生了什麽,「太子殿下隱藏身份參加了春闈?」
「大人猜的不錯。」公孫策笑道,「報喜的官差去了京郊別院,走到門口的時候都傻眼了,要不是太子殿下就在門口等著他們恭喜,他們還以為有人在害他們。」
別說大宋建國那麽多年沒發生過皇子參加科舉考試的事情,算上前頭隋唐也沒見過這種事兒。
考就考吧,太子殿下還考上了。
十五歲的進士很難得,十五歲的太子考中進士,消息傳出來後全京城都炸了。
上一屆春闈考試才子輩出,這一屆和上一屆相比全然不差。
他們有十六歲的省元,有十五歲的進士,還有上一屆那位為了和侄子爭高低連到手的官都不要的叔叔,印小報的作坊從春闈放榜忙活到現在,估計接下來一兩個月還有的忙。
娛樂小報的版面從蘇景殊、章惇平分秋色到蘇景殊、章惇、趙頊三分天下,京城的百姓看的是越來越樂呵。
展昭這些天不敢鬆懈,為了防止京城的江湖人作亂天天出去巡邏。
春闈放榜之後不只百姓對進士感興趣,江湖人為了顯擺他們的仁義俠氣也會各種搞事情。
當官的看中某個進士會主動拋橄欖枝示好,百姓崇敬進士會在茶餘飯後討論金榜題名的幸運兒,江湖人對新科進士感興趣就不一樣了,他們會直接找上門。
被他們選中的倒霉蛋家境不好的話,他們就稱兄道弟義結金蘭,放下提前準備好的錢財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然後就是在江湖上吹噓他們和某某進士是結義兄弟,身為進士老爺的結義兄弟,他們也怎麽怎麽云云。
被他們選中的倒霉蛋家境很好的話,額,一般不會有江湖人會熱臉貼人家冷屁股。
讀書人清貴,江湖草莽和他們不是一路人。
要是資助個進京趕考的書生還能說是雪中送炭慧眼識英雄,現在人家都考中進士了再來交好,和上門打秋風有什麽區別?
新科進士要在京城準備殿試,這半個月是部分腦子不太好使的江湖人士被棍棒打上大街的高峰期,開封府斷不能掉以輕心。
雖然展護衛才親身經歷過兩次春闈,但是他已經對春闈之後可能出現的各種意外了如指掌。
身為被包大人身邊的御前四品帶刀護衛,全京城的護衛都該和他學習。
此時,一隻御貓驕傲路過。
蘇家不擔心被「好心」的江湖人找上門,開封府有大名鼎鼎的南俠展昭,正常的江湖人都不敢在開封府附近造次。
京郊別院也不擔心被「好心」的江湖人找上門,大部分江湖人都有衝動不愛動腦子的毛病,但是不代表他們會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傻子才會主動去給皇帝找不痛快。
他們敢給皇帝找不痛快,皇帝就敢讓他們的腦袋瓜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