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麽犧牲一部分貪官清查虧空整頓官場,要麽放手讓皇帝將整個財政體制掀翻,二選一朝臣自己選。
如果能選的話,韓琦富弼等人哪個都不想選。
除了極少部分官員清廉的一分多餘的錢都不曾碰過,官場上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有點見不得人的收入。
別的不說,就說他們倆,他們自己的確沒有貪污受賄,但是族人要麽在官場上要麽在商場上,即便那些經商的族人不主動干什麽,別人看在上頭宰相的面子上也會給他們行方便。
官場上心照不宣的事情多如牛毛,一旦查起來會對這種情況睜隻眼閉隻眼嗎?
現在抓的是顯眼的貪官,說不準什麽時候就開始抓不顯眼的潛規則,有幾個人到那時候還能全身而退?
不是所有人都能和包拯一樣跟石頭似的蒼蠅都叮不進去,也得考慮考慮普通官員的處境。
但是他們不同意沒用,兩個法子動靜一個比一個大,兩害相權取其輕,他們只能捏著鼻子同意前者。
沒辦法,短短几天的時間王介甫已經把新的財權分配方式給擬了出來。
之前的分法是總量分配,負責收稅的是地方,所有的稅都收上來之後再按需分配,地方自留一部分,中央拿走一部分。
按照他的新想法,以後中央和地方一起收稅。
先將百姓要繳納的稅分成兩種,田賦丁稅這種大宋所有百姓都要繳納的賦稅由朝廷派人下去收,今後地方只負責收那些地方特有的稅。
如此一來地方收上來的賦稅肯定不夠用,那麽接下來就做預算找朝廷要,朝廷再將收上來的賦稅返還給地方。
這麽做雖然麻煩了點兒,但是比起地方收稅然後留下自用的剩下的上交中央而言,可供地方官做手腳的餘地就少了很多。
想找名頭讓百姓多交稅?京城每年都派人下去收稅,瞞能瞞多久?
地方全權把持稅收,報到中央的錢數是一定的,可真正收上來的和報到中央的是一個數嗎?
地方官不老實好辦,收權就完事兒了。
再說了,新法子這麽做是在減少地方官的工作量,朝廷派人把收稅的活兒幹了,地方官就不用起早貪黑的下去催促百姓,也不用各種找理由擴大自留份額。
過些日子三司調整一下增設一個會計司來管這些事情,不用擔心地方缺錢上報朝廷不給批,只要預算做的合格,所有錢糧的去向都有記錄,多少錢朝廷都給批。
啊?朝臣不同意?為什麽不同意?該不會這也觸及他們的利益吧?
老王:陰陽怪氣.jpg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都是官家的天下,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反對的家夥們不覺得他們的利益範圍多的有點離譜嗎?
滿朝文武:!!!
王介甫!!!
王安石這次直接站在家國大義的制高點上,他先站出來和反對的朝臣吵一架讓對面說不出話,再由官家來敲定接下來怎麽清查虧空整頓觀察。
反對的大臣反駁都想不出來怎麽反駁,小黃門趁機「有事啓奏無事退朝」,半月一次的大朝會就此結束。
計劃通。
殿中朝臣卷班而出,至文德門外散開,小官各回各衙門,兩府三司的宰輔之臣以及帶了兩制頭銜的官跟著皇帝去崇政殿,看樣子接下來還得吵。
可惜是內部吵架,品級不夠高沒法旁觀看熱鬧。
蘇景殊順著人流離開大慶殿,頂著呂惠卿和胡宗愈一言難盡的目光一起回司農寺衙門。
朝中官員怎麽想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老王這一波操作把仇恨拉的死死的,只要他不傻了吧唧的衝上去說主意是他出的就絕對沒人注意到他。
不愧是他們家王相公,遇到事情他是真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