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送之前先揍一頓出出氣也不過分。
江湖鬥爭不比朝堂鬥爭簡單,他們之間的關係也複雜的很,每一條關於貪官的消息都有至少三個人去核實,出了問題還會連累帶他們玩的六扇門好友,以後再想有揚名立萬的機會就難了。
人不可貌相,連太子殿下都對捕快們的表現震驚不已,那些地方官輕視剛加入官場大家庭的六扇門探子會有什麽下場可想而知。
原本給六扇門安排的查訪區域僅限於江南,現在可好,皇城司管不到的地方他們都暗戳戳拿下了。
募役法目前只在江南一帶試行沒關係,他們先搜集情報,等朝廷開始將募役法推廣到別的地方時他們就能立刻抓人。
百姓的時間也是時間,官府衙門天天上門會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最好直接不給地方貪官留作亂的時間。
誰說江湖人混官場只會搗亂,這不,他們有用著呢。
白五爺矜持的抿了口熱茶,把六扇門的捕快們誇了又夸,最後才意思意思來一句,「官場上門門道道太多,雖然他們幹的不錯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私底下可以嘚瑟嘚瑟,辦差的時候還是得謹慎著來。」
蘇景殊點頭附和,「小心駛得萬年船,咱六扇門本來就被排擠,乾的還是得罪人的事兒,不出問題還好,一出問題官場上肯定群起而攻之。」
現在沒出事兒都有一群人成天叫囂朝堂這種神聖的地方不該讓粗俗的江湖人進場,連武將在他們眼裡都是有辱斯文,江湖人的地位只會更低。
以前不罵那是沒有利益衝突,現在那群江湖人都快騎到他們頭上了再不趕緊打壓下去還能得了?
可惜他們罵也沒用,六扇門是官家同意設置的,能進這個衙門的雖然都是江湖人但是也都身家清白,人家只是到民間搜集情報,地方官不貪污受賄不就招惹不到他們他們了嗎?
皇城司乾的也是搜集情報的活兒,有本事連著皇城司的官員一起罵,看看皇城司慣不慣著他們。
朝廷又不是不給官員發俸祿,國庫的支出除了軍費就是官員俸祿,九品官一年的俸祿補貼加起來都能輕輕鬆鬆養活幾十個人,有把他們逼到非得貪污才能活下去的地步嗎?
沒聽說違法亂紀被抓之後不怪自己怪別人的,他們還有臉罵?臉皮簡直比城牆都厚。
現在罵六扇門,將來武將出頭的時候就不能再罵了,文官得寸進尺的話皇帝可是要生氣的。
蘇景殊最近除了忙差事就是看熱鬧,他是讀書人不假,但是不影響他愛看讀書人倒霉跳腳。
級別越高的官員越忙,他們忙起來根本沒空為雞毛蒜皮的事情吵架,在大佬們都忙差事不說話的時候跳出來的多半都沒有正經差事,比如最近彈劾六扇門的那些家夥。
這次真不是他一桿子打死所有人,而是先前愛吵架的比如司馬光、范鎮等人現在都不在京城,官家提拔人的一大準則就是支持新法能幹活兒,所以如今京城的實權衙門裡根本找不到閒人。
言官可以風聞奏事但是不能風聞污衊,那些家夥現在是明目張胆的欺軟怕硬,明明六扇門乾的活兒和皇城司一樣,最後挨罵的只有六扇門,那麽多彈劾的奏章愣是一個敢提皇城司的都沒有。
太子殿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皇城司是皇帝親信沒人敢惹他理解,可六扇門名義上的一把手也是當朝儲君,那群人未免太不把他放在眼裡。
罵吧罵吧,罵的越狠說明越心虛,最好能拔出蘿蔔帶出泥再為國庫做一波貢獻。
大宋從開國起就崇文,崇文就崇文,你們這些讀書人是不是蹦躂的太高了?天下到底是誰的天下?
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把皇帝和百姓都無視掉,讓士大夫獨享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