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他們。
最近很少有人在官家面前掰扯朝廷的法令對百姓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因為他們發現越掰扯他們的立場越站不住腳,再掰扯下去就是被官家秋後算帳。
朝堂上的黨派之爭歸根結底是利益之爭,但是不管怎麽爭都是士大夫階層內部的鬥爭,而士大夫的利益和皇帝的利益並不一致,不然古往今來也不會有那麽多皇權和相權的博弈。
官家現在已經對朝臣很不滿,現在沒空管不代表不會管,等過些年能騰出手,朝堂上怕是還要有大變動。
皇帝畢竟是皇帝,脾氣再好也還是皇帝,君臣之間真要鐵了心的對著幹最後扛不住的肯定是臣。
可惜現在朝中察覺到這一點的大臣不多,那些上躥下跳指責官家不該被奸人迷惑的家夥至今還覺得他們士大夫是人上人,普羅大衆都該老老實實任他們壓榨,敢冒頭說話的都是對讀書人大不敬,是不聽祖宗之法,再這麽下去遲早人心盡失。
不是,就沒人覺得最近附和他們的大臣越來越少了嗎?
聰明的大臣已經開始閉嘴並約束族人低調行事,不聰明的大臣還在逼逼賴賴說這個罵那個,希望過兩年他們倒霉的時候還能和現在一樣健談。
嗨呀,前途一片大好,未來一片光明,在京城當官的感覺真是棒極了。
蘇景殊和白玉堂湊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一個講京城的局勢變化一個講地方的抄家偉業,可以說的事情太多,從傍晚說到半夜都說不完。
可惜掃黑除惡計劃和募役法同時推行下去六扇門和司農寺都忙的很,沒那麽多時間給他們嘮嗑。
七月初募役新法開始在江南試行,之後這兩個多月他們的生活都相當規律。
蘇景殊上午去司農寺衙門,下午去政事堂衙門,晚上偶爾還要出個城。
最近西北又出了點事兒,之前來求和的西夏使臣連京城的大門都沒進就灰頭土臉回了西夏,梁太後不太甘心又派了一隊使臣,這次希望以塞門、安遠兩座城寨來交換綏州。
以兩座城寨來交換州城,兩邊的條件看上去非常不對等,但是如果真的能達成,大宋這邊反而賺了。
遊牧民族沒有修築城池的習慣,大宋拿下綏州後還要重新建城來加強防備,不然那邊就是零零散散的村寨,連駐軍都不知道該駐哪兒。
塞門寨和安遠寨分別在延州和秦州的前線,單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對大宋更加有利。
有這兩座寨子在手,今後的後勤運輸會比現在方便的多,即便沒有綏州也不影響大局。
只要能解決後勤問題,滅夏指日可待。
官家和滿朝文武對這個條件都很心動,但是他們知道塞門、安遠兩寨的重要性西夏肯定也知道。
以西夏的貪得無厭,這事兒大概率有詐,所以官家雖然心動但也沒有掉以輕心。
西夏言而無信是常態,萬一他們這兒把綏州交出去西夏卻不肯交割塞門寨和安遠寨怎麽辦?
事實證明多留個心眼子沒壞處,西夏人的嘴騙人的鬼,那邊還真就準備空手套白狼。
派去交接的官員是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郭逵麾下機宜文字趙卨,趙大人到西北後直接拿出西夏太宗李德明當年劃下的管轄區找西夏使臣交接。
西夏使臣開始時含含糊糊什麽都不說清楚,後來發現糊弄不過去才直說要交割的塞門和安遠二寨只包括拆毀後的寨子,周邊的轄區土地和人口全都不包括在交接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