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甘州回鶻和吐蕃六穀部聯合抵禦西夏入侵,真宗皇帝就破例賜給他們許多武器來增強實力。
他們和甘州回鶻的殘部合作拿回河西走廊不是離經叛道,而是遵循祖宗之法走真宗皇帝的老路,就算放到朝堂上讓大臣商量也沒人能反駁。
拿回河西走廊後地盤歸大宋還是歸黃頭回鶻到時候再憑實力說話,不管最終誰來掌控,只要不是党項人就都能接受。
至於到時候回鶻人能不能從大宋手上把河西走廊搶走,那就各憑本事了。
多線開戰對大宋而言尚且難以支撐,西夏的家底沒大宋厚實,即便遼國不動彈,同時和大宋、回鶻以及吐蕃三方起衝突也夠他們喝一壺的。
唃廝囉在位前期將青唐城打造成銅牆鐵壁,後來內亂又將都城遷到更遠的歷精城,雖然後來又統一了青唐吐蕃,但是重心依舊在歷精城沒有遷回來。
靠妻子母家起家就這點不好,就算是唃廝囉也沒法徹底擺脫來自外戚的干擾。
繼任的董氈是歷精城喬氏所生,天生便親近喬氏一方,繼位後也更樂意以歷精城為都城,奈何青唐城被建設的太好位置也更好,他兩邊都捨不得,索性兩座城都當都城來用。
聽說漢人有四個都城,契丹人有五個都城,他們吐蕃有兩個都城多正常。
雖然他手下的部落只是吐蕃部落中很少的一部分,但是他有贊普的血統,將來未必不能重現吐蕃帝國的榮光,只是現在要韜光養晦積攢力量。
重現吐蕃帝國榮光第一步,把他爹當年的勢力都拿到手。
對於董氈的遠大目標,蘇景殊只想說: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唐末五代紛亂,吐蕃也四分五裂,青藏高原在短短几十年間已經退回松贊干布之前那種各自為政的時代,他想恢復吐蕃帝國的榮光……
唔,估計也只能想想。
而且西夏的自我定位和大部分人認為的不太一樣,雖然党項人經常到大宋邊境劫掠,但是仔細觀察就能看出來他們其實更像中亞那些國家。
——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精兵,然後長驅南牧。
反正沒有種地發家這個打算。
看党項人近百年來的戰事,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先打通河西走廊然後拿下河湟,然後再奪取關中進而圖謀中原。
圖謀中原不是為了種地,而是為了放牧,和蒙古人打下中原後的做法差不多。
大概所有的遊牧民族看到中原的良田第一反應都是種上牧草放牧,天大地大放牧最大,需要糧食就去搶,至於去哪兒搶……
只要打下的地盤足夠大,總能找到種地為生的鄰居。
党項人要打通河西走廊控制商道,只要西域的貨物只能經過他們的地盤才能賣到中原,他們光靠收過路費就能獲得巨大的利益。
就像現在這樣,雖然西夏百姓被壓榨到擠不出丁點油水,但是上頭的大貴族依舊能窮奢極欲揮金如土。
要打通河西走廊,就必須打敗當地的回鶻人。
回鶻人從唐時就占據河西走廊,不會把世代居住的土地拱手讓人,於是就是不停的打。
西夏從李繼業那一輩就開始和回鶻人打仗,一直到三十年前才徹底拿下瓜、沙、肅三個州掌控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那麽重要,回鶻人真的甘心看著党項人賺的盆滿缽滿而他們只能交過路費?
第233章
*
三十六計第二十三計——遠交近攻。
法子老套但好用,而且是明晃晃的陽謀,青唐吐蕃用過、西夏用過、遼國用過、大宋自然也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