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資料時間有限,楊陶璐泛讀所需的記錄量卻很大,更不用說還要根據筆記內容用英文做討論了。在這種情況下,儘管資料是中文,但英文更適合速記。
學外語的時候,楊陶璐琢磨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速記方式。
高松然曾在課上拿《騎趣保險》的劇集給同學們做過一次聽寫練習。那段劇集裡,幾位主角被老客戶四十年前購買的一份保單折磨得痛不欲生。
一份早就不再售賣、公司里最老的員工都沒聽說過的險種和政策,合同里還有不少描述不規範的語言。
分紅、複利……算得幾位主角頭都要爆炸了。
當然,在台下聽寫的同學也沒好多少,一個接一個的數字,大於、小於、乘除加減。
——這也許是10班同學最不想看到《騎趣保險》的一天了。
楊陶璐在這場聽寫練習中表現的也不盡人意。演員都是英語母語者,語速與普通華國高中生接觸到的學習材料快很多。
從人耳到人腦的信息傳輸和理解需要時間,手寫本來又比腦速再慢一倍。想要逐字逐句聽寫,簡直難如登天。往往剛寫了一句話開頭的兩個詞,演員就說到下一句了,聽寫這下一句,又完全忘了前一句後面幾個待補充的詞是什麼。
但高松然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提醒孩子們:語法細節只在考試中重要,學習外語的最終目的是交流,就連英語母語者的日常對話都不會嚴格按照正確的語法。
於是,楊陶璐便開始思考:高松然給大家布置的聽力訓練,本質上練的也是學生交流的能力,以聽懂為主,死摳每個詞並沒有意義。
於是,在日後的自主聽力訓練中,楊陶璐開始有意識地學習速記,爭取用速記符號先將對話大意記錄下來。就好像有根弦牽動她的神經,楊陶璐找到了不少竅門,還研究出了一套自己看得懂的符號體系。並在不斷地練習中,逐漸學會了提取關鍵詞的能力。
10分鐘查詢資料時間結束,楊陶璐面前的草稿紙簡直就是一片鬼畫符,各種符號、箭頭林立。
同組的三位同學倒是找來不少資料,還有人認真抄寫下來。
三位組員一看楊陶璐的筆記,直接樂了。
這姑娘,不會連全球變暖是什麼都不知道吧?難道她直接放棄了此次討論,只能靠亂塗亂畫打發時間?
離楊陶璐最近的同學叫裘敏,她看得最仔細,發現楊陶璐的筆記草稿紙上不止有亂七八糟的符號,還夾雜著一些英文字母。
好像她也努力去理解資料了,但可能依然看不懂吧。
這樣也好,同組的學生都是預賽分數相當的,水平差距不大。若是組裡有這樣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活寶」,有了活寶給自己墊底,在討論環節中也有可能獲得更高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