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然聽到這話,哭笑不得地搖了搖頭:「是『春風』。初春的風,有時還會帶著北方大陸的寒意,剛吹到人身上感覺似乎很冷,但它柔和又執著,能悄無聲息地影響萬物,將溫暖和養分慢慢撒向整個世界。」
天吶,高老師什麼時候學會寫詩了?呂鷗冉只覺得自己的心又溫暖了一些。
這一年的運動會是高三同學們最後一次參加的運動會。想到畢業後,可能再也遇不到這樣團結一致、充滿凝聚力的班級氛圍,不少同學的心裡都有些不舍。
這一年的運動會,高三同學報名參加各項比賽的熱情比以往更高漲。
除了想在這場倒數第二個大型集體活動中為自己熱愛的集體盡一份力,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今年運動會新增的特殊項目實在新奇,令人期待。
今年,最引人注目的項目是迷宮接力賽。不同於以往的傳統項目,這次的迷宮接力賽將AR(增強現實)技術與競技結合,製造出了一個高科技迷宮。
本屆運動會,學校照例租用了市內一所大學的體育場,但迷宮並沒有設在主場館裡,而是在距離大學體育館約十五分鐘車程的室內娛樂中心。
這座娛樂中心外表平凡到甚至有些不起眼,但走進去之後卻是另一個世界——燈光璀璨,卻又充滿規律,充滿了現代科技的力量。中心內分布著四層樓,每層都有多個迷宮場館,各自占地約半個足球場大小,專為不同組別的參與者設計。
迷宮的牆壁由透明的AR投影屏障構成,從外部觀察,乍一看似乎裡面的每一條迷宮道路都清晰可見,但一旦進入,就會被光影變化與動態調整功能迷惑方向感,令玩家瞬間失去判斷。
比賽規則也別具一格:每班派出八人,組成迷宮接力小隊,每個隊員負責完成自己所處階段的迷宮,將接力棒交給下一位隊員,繼續挑戰下一個迷宮。
整個賽程的目標自然是以最短的時間走完迷宮全程。
迷宮中不僅有九曲十八彎的錯綜複雜路徑,接力隊員還會遇上一兩個任務點。每個任務點都需要選手完成如解謎、投籃、攀爬、拼圖等智力與體力並存的挑戰,完成任務後,才能解鎖下一段路徑,繼續前往出口。
儘管只能派出八人出戰,但這場比賽並不僅僅是由八名闖關隊員決定的。
班裡剩下的三十二位同學並非只能在看台上大眼瞪小眼,他們同樣有自己的任務——場內的八名選手之間不能交流,但在闖關者遇到較難的解謎挑戰時,可以向場外的同學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