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控訴,「難看!」
……………………
撐不住電影結束,都陸續離了場。
字幕滾完了。
回光燈亮了。
電影院裡,就剩下了蘇椰一個人。
她起身又坐下,讓兩條微麻的小腿,稍微適應了一下,便拎起了太極缽一樣的大食盒,向門外走去。
五十年代初的青島,跟二十年代末的上海很不一樣。
嗯,該怎麼形容呢?
電影院裡的椅子是擺滿了的,但仍舊給人空蕩蕩的感覺。
水泥板的地面很乾淨,拖得油光滑亮,除卻剛剛幾個觀眾走過的地方,簡直可以用「一塵不染」來形容。
給人的感覺,不是很和諧。
不像電影院,更像電視上年代劇里會出現的文化大禮堂。
等蘇椰走出去了以後,從外面看整體,割裂感更甚——
外牆經過炮火的洗禮,留下了斑駁的痕跡。
哥德式的拱形樓頂,一顆紅紅的五角星,鑲嵌在正中央。
顯然,是一座昔日的西式建築改造成的,人民的電影院。
她一臉茫然,問起了小vi,「我這是在哪裡啊?」
小vi答,「一個你比較熟悉的地方。」
第45章
慕雲生VS金鱗戲珠煲5……
1946年的春天,她穿著白色襯衫外搭藍色中山裝,出現在老上海的街頭,一副根正苗紅的昂揚姿態,偏偏氣場撐不起來,像一個偷穿了大人衣服的小孩子。
1953年的秋天,她又套上了同一身行頭。
經過了半個月有意
識的增肌,她的肩膀開闊不少,因而,套上老媽年輕時候的衣服,違和感降低了不少。
這一次,她也不必浪費錢,去做一趟黃包車,還要被車夫奚落:
嬌氣,吃不了苦,愧對了這身中山裝。
這家電影院,位於中山路。
往前走上一公里,能看到一片「特別規定建築地」,即未來的八大關,也就是慕雲生一家現在居住的地方。
就像小vi說的,她很熟悉。
這處青島知名的旅遊景點,她幾年前來過。
八大關吸引遊人的特色,便是將民國時期,二三十年代德租界的各國豪華別墅群,保存的比較完好,修復也就是補個牆、刷點漆,易腐蝕的材料換成防雨防風的,統一掛牌規劃,儘量維繫原貌。
什麼地方有什麼建築,現在與未來大差不差。
再加上小vi正在三維化的超強資料庫。
她憑記憶走,自己就能走到。
***
戰亂年代,慕雲生夫婦在艱苦度日中,侍奉著有恩於他們一家的叔父,直到叔父病逝。
戰爭結束,便帶著子女,回了趟太原老家。
這一次,沒有再遇上劫匪。
天下初定,外戰、內戰都結束了,西藏也和平解/放了,真正的新時代開始了,初期講究一個公平分配,自上而下,沒有那麼多的富,給匪劫。
慕雲生將叔父蔣正弛與岳父蔣正弢的骨灰,葬入了故土。
之後,回到了寧波路四號——
寧波路四號,也就是戰前的蔣宅。
日寇將蔣家人趕了出去,強占數年。
戰爭結束,他們才帶著兩個孩子,結束了從一個貧民窟,到另一個貧民窟,流離失所的生活,回到了叔父留下來的大宅子。
不過,宅子是大,但也很空。
日寇撤退的時候,把這裡值錢的東西,都順走了。
為了維持生計,慕雲生除了靠姐夫幫忙安排,在一所高校當會計,周末還兼職到跑馬場賣馬票。
=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